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催眠治疗 >

催眠治疗:催眠效果的评估

发布时间:2013-09-20 18:27 类别:催眠治疗

  
  心理导读:身为催眠师,我们都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这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厘清,什么是出自催眠师的个人需求,什么是出于专业的判断。     ---www.tspsy.com
催眠治疗:催眠效果的评估

催眠治疗:催眠效果的评估  


  身为催眠师,与从事催眠教学,常常会遇到效果评估的问题。例如:“我怎么知道个案好了呢?”“什么时候是停止疗程的时候呢?”“个案什么时候要再回来呢?”
  
  这是一个难题,因为除非使用量表,效果评估很难客观显现。在没有量表的情形下,在这里我提出一些个人临床上可能的参考。
  
  首先,要对“好了”这样的字汇作定义。有时催眠师自己设定的目标与个案的期待会是不一样的。以失眠为例,也许个案觉得只要睡眠品质稍加改善,不会像以前那样难以入眠,有几个晚上失眠,也还可以接受。但也许催眠师期待要稳定、且能够完全地让个案没有失眠的困扰。这时,对于“好了”,两者间就有分岐。
  
  事实上,我发现,目标设定往往是催眠谘询的重要关键。
  
  身为催眠师,我们都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这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厘清,什么是出自催眠师的个人需求,什么是出于专业的判断。
  
  例如,高标准的催眠师很可能加入了自己的成就感与自我要求而不自知,于是对个案做出超越当时的他所需要的。相反的,催眠师也会因为自己的退缩与逃避,而忽略个案问题真正的核心。
  
  因此,不断地澄清催眠所要达到的目标,仔细的询问个案的感受,以及聆听个案的需要,变成每一次碰面的必要程序。
  
  不过,催眠师的观察很重要。我也时常遇到一种“担忧型”的个案。他们总是忽略自己的进步,老是在讲还有哪里没有达成预定目标。有时我会在这样的疗程中,转而针对他们的“担忧”做深入的探讨,往往发现,阻碍他们没有好的,并不是催眠无效,而是他们爱“担忧”胜过爱“痊愈”。
  
  同时,也有另一型的个案选择逃避与讨好,他们会在你准备更进一步探讨时,告诉你他的感觉已经好很多了,可以换一个主题了。这种个案天生是“自我催眠”的高手,不但催眠自己,也催眠你。我通常会让他们知道,还有更好的状态,问问他们想不想,如果真的不想,那也是谘询终止的时候。
  
  (文/佚名 心灵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