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心理学堂:弗洛伊德的学术成就

发布时间:2014-09-30 16:01 类别:心理学堂

  
  心理导读:精神分析运动的第一代史家们,把弗洛伊德的科学生涯分成前精神分析时期与精神分析时期两部分。他们认为弗洛伊德是从神经学家出发,之后离开其本行而建立了一门新的心理学。稍后他们注意到,如果要完全了解精神分析的根源,就需要对第一个时期有所了解。对这些事实的更进一步考察,会发现在整个前精神分析时期的演进,其实有其明确的路径。    ---www.psy0898.com
  
心理学堂:弗洛伊德的学术成就

心理学堂:弗洛伊德的学术成就
 
  1、从显微解剖学到理论神经学
  
  有关弗洛伊德作品的论述,实在是汗牛充栋,因此我们在此只做个简单的考察。特别着重在其来源,其与当代科学的关系,以及特别是它们本身的演进。
  
  精神分析运动的第一代史家们,把弗洛伊德的科学生涯分成前精神分析时期与精神分析时期两部分。他们认为弗洛伊德是从神经学家出发,之后离开其本行而建立了一门新的心理学。稍后他们注意到,如果要完全了解精神分析的根源,就需要对第一个时期有所了解。对这些事实的更进一步考察,会发现在整个前精神分析时期的演进,其实有其明确的路径。
  
  十九岁的学生弗洛伊德开始在克劳斯教授的比较解剖学研究室里从事研究工作时,他所投入的乃是一门在本质上特别需要精确的学科。会使用显微镜的,必然是一门强调科学禁欲主义与不断自我否定的学派。阿加西(Louis Agassiz) 已充分描述过,在能开始有效率地使用显微镜或望远镜之前,需要对眼、手及智力进行漫长而艰辛的训练:
  
  我认为一般人并不能充分了解使用显微镜观察的困难,也无法体会为了适应视觉和触觉器官所需,要做上多少艰苦的准备工作. . . . . .乍看之下,不过是一个人坐下来,通过一片玻璃看着物体。这片玻璃会把他视域中的所有东西都放大,看来不费吹灰之力。但显微研究的题材,有些极难辨识,因而学生甚至必须遵从特别的食谱饮食,以确定当他在进行观察的时候,甚至连脉搏的跳动也不会干扰他凝视的稳定性;他的神经系统的状况则必须保持冷静,以让其整个身体可以定住几个小时,以因应他固定与集中的注视之需。
  
  年轻科学家的第一个发现通常需要经过几年的训练期间。而且正如阿加西所指出的,一位科学家毕生的工作,往往用一句话就可以摘要说尽。但即使那些精熟此道者,也不免有自我欺骗的情形,哈克尔曾形容且叙述过种种不存在的结构,以此来证实自身的理论,后来他因此被控作伪;梅涅特也曾描述过一些并不存在的脑内神经路径;好几代的天文学家看到火星上的“运河”,而且还为他们画下地图。
  
  年轻的学生通常会分到一个小主题来研究。一方面测试他的能力,一方面也需要其研究结果。弗洛伊德的第一个研究主题是鳗鱼的生殖构造。琼斯曾提到,弗洛伊德解剖了四百条鳗鱼,但还是无法得到任何决定性的结论。然而克劳斯很满意弗洛伊德的工作,而且把他的论文提到科学会中报告,但是弗洛伊德并不满意 (显然这位满怀雄心的年轻人,并没有完全了解显微镜研究的哲学)。
  
  在布鲁克的实验室那六年里,附录一的对一些限定范围的主题所作的研究都很杰出。在当时,脑部解剖学是一门新兴的领域,只要是勤勉的研究者,都可以有所发现。有三个方法可以连到这目的:其一,用新的技术对所有的新病例常规性地进行检查:其二,新技术的完备(例如显微切片仪或是染色法)对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其三,新观念的建构,那些提出新的神经元理论的研究者用的便是这个方法。弗洛伊德一一尝试了这些方法。他一开始是先局限在针对Petromyzon属鱼类的脊髓细胞进行研究。这次,同样的也是老师比学生对研究的结果更满意。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篇纯技术性论文所显露出的高格调写作风格。之后弗洛伊德把他的研究转向神经系统较冷门的领域中,研究的成果包括「绳状体J (corpus restiforme) 及听神经的神经核。佛瑞尔及摩纳科(Constantin von Monakow) 等人也是经由这样的研究取向,得以在神经学领域中成名。就第二种研究方法而言,弗洛伊德引进了一种新的染色法,使用氯化金为染剂。不过因为结果并不一致,并未被广泛采用。就观念层面的考虑出发,弗洛伊德写了一篇论文,题为〈神经系统结构的诸组成要素〉。有些史家认为这篇论文预示了日后神经元理论的到来。
  
  弗洛伊德在维也纳总医院当住院医师,以及待在梅涅特的实验室的那三年中,第一次开始接触病人,他的研究工作也因而转向。就是在这段期间,他开始研究古柯碱,并采用了所谓解剖临床研究法( anatomoclinicalmethod),也就是拿临床诊断来与病理解剖的结果相互对照。弗洛伊德在这一方面显现了他的才华,而且在1884 年发表了三个他所诊断出来的个案。
  
  接下来,他离开维也纳总医院和梅涅特的实验室,转向纯粹临床神经学研究。在当时,神经科医师非常依赖医院或机构提供患者。弗洛伊德被派任负责卡索维表研究所的神经科部门,他在那见诊视了非常多的脑性麻痹儿童,甚至成了这方面的专家。1891 年,他与奥斯卡·李共同发表了一篇三十五个脑性麻痹个案半身瘫痪的论文。论文中指出有两种极端的类型存在,一种是急性瘫痪发作,另一种类型则病程进展较缓,且并有舞蹈症。在这两类之外还存在着中间型,是各种症状的所有可能组合。这就是个弗洛伊德后来称之为「互补序列J (complementary series )很好的例子。
  
  1891 年,弗洛伊德出版了一本讨论失语症的书,题献给布洛伊尔。有很长一段时间此书都被精神分析家们所忽略,后来又被称许是失语症研究史中的里程碑,并且是之后许多精神分析观念的先驱。事实上,要确定此书在弗洛伊德的研究演进过程中的意义,要比在失语症领域的研
  
  究中确立其意义要来得容易些。当时有关失语症的文献多如过江之鲫,但到今日,这些文献都不太容易见到了。其中有很多是根据当时流行的玄想式脑神话(brain mythology )所写就的。流行的失语症理论,如维尼克和里希特罕( Lichtheim )的理论基础乃是假设知觉的影像存于脑中的特定中枢,这些区域的损伤会导致失语症。1880 年代早期,斯汤塔尔首先提出了今天称之为动力性的失语症理论,但因为他是个语言学家,所以并未受到神经病理学家的重视。研究失语症的史家们指出,从巴斯坦到迪杰林,研究者逐渐认知到失语症中存在有动力性因子。弗洛伊德这本专论里,可说预示了迪杰林观念的到来。弗洛伊德或许也是第一个在欧陆引用休格林·杰克森的着作的人,而且引进并定义了「失认症J (agnosia) 此术语。弗洛伊德显然并不认为自己的着作能对失语症研究有什么重大的贡献,因为那只是理论上的探讨,并没有临床上的新观察结果或是病理上的新发现。虽然如此,流传在一般人口中说弗洛伊德论失语症的着作没有任何成果,而且没有被任何后来的作者所引用的说法,无论再怎么说,都是种夸张的讲法。
  
  1892 年,弗洛伊德的学生罗森索,在毕业论文中讨论了五十三例脑性麻痹四肢全瘫的个案观察,个案都是弗洛伊德的病人。1893 年,弗洛伊德详述了他对儿童脑性麻痹四肢全瘫的观念。别有一篇匿名的书评,认为弗洛伊德对这种状态的病理解剖所见所作的描述,并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观察,而是整理别人的发现。所以弗洛伊德对此疾病的生理病理学诠释并没有说服力,因为特定症状群与特定致病因子之间的连结,并不能由这些事实充分地予以证实。然而另一方面,弗洛伊德的研究受到皮耶·马希最高的评价,而弗洛伊德也以法文为《神经学评论》 (RevueNeurologique )期刊就相同主题特别写了论文。
  
  弗洛伊德专精脑性麻痹的声名,至此已为众所公认,所以诺特纳格便请他就这一个主题写一本专书,稍后于1897 年出版。这本着作在法国受到由布立索( Brissaud) 到雷蒙(Raymond) 一致地高度重视。在比利时,弗洛伊德对脑性麻痹的理论及分类受到凡·葛胡腾( VanGehuchten) 的批评。他认为其说法是武断的观念,缺乏解剖病理学上的证实。上述这些事实饶富趣味。因为这显示,即使是在弗洛伊德的神经学时期,关于他的评价一样是有褒有贬,与一般所假设的并不相符。一般的说法以为,在他还是个神经学家时接受到的只有赞赏,而当他转而研究神经症时却只受有不公的对待。其实从一开始,弗洛伊德就有个倾向,喜欢大胆地将理论一般化,从而容易引致批判。
  
  从以上所谈我们可以看出,弗洛伊德在进入其精神分析时期之前的二十年里,演进的足迹极为漫长。从显微解剖学到解剖-临床神经学,再到纯临床神经学,甚至到非临床的理论神经学(这点从他讨论失语症的着作可以显示出)。最后一个潮流的顶点,就是弗洛伊德的作品《科学心理学研究大纲》 (Project for a Scientific Psychology) , 底下我们接着就对此进行讨论。
  
  2、对心理学模型的追寻
  
  有两种方法来建立某种心理学理论。其一是搜集事实,从其间找出共通的因子,并进而归纳出定律,进行一般化。其二是建立一个理论模型,看看有多符合事实,以便在必要时重构此理论。弗洛伊德跟随当时的潮流,倾向后者。在那些企图把心理功能和脑部结构连结起来的学者中,梅涅特是其中佼佼者,但不幸往往沦为某种大脑功能的神话。而其它人从费赫纳的精神物理学(psychophysics) 获致灵感,仿照物理能量的模式假设了神经能量的存在。而且尝试利用此种假想的神经能量来表违心智现象的运作。有人做更大胆的尝试,同时用脑部解剖学和神经能量来解释心智现象。
  
  弗洛伊德下了很大的功夫,意图建立一个这样的理论模型。他与弗立斯的通信中还保留着这些草稿,就是着名的《科学心理学研究大纲》。精神分析的研究者们都同意以下两点事实:第一,这模型是高度人为性的;第二,这可以帮我们了解某些精神分析观念之起源。
  
  《大纲》的主要理念就是, 各种心理学过程与在特定物质元素中能量(energy) 的分布和循环,此二者之间具有相关性。特定的物质元素,指的就是假想的脑部结构。
  
  弗洛伊德指出,能量具有所谓的“量”(quantity) ,等于诸激发量(excitation)的加成。其来源可以是通过感官而来的外在世界,也可以是从内在世界——身体——而生。这个量受到两个原则的宰制:一是惯性(inertia),即能量总是倾向于完全释放;二是守恒(constancy),是指激发的总量会守恒。
  
  弗洛伊德所谓的物质元素指的是神经元。他假设有三种神经元存在,Phi神经元接收外界的刺激,但并不保留此能量,因为它们遵守的是惰性原则;Psi神经元,接收来自身体的或是Phi神经元的刺激,但它们遵守守恒原则,所以会留住任何所接收到的刺激,它们也因此构成了记忆的诸不同次级阶层结构;Omega神经元接收来自身体或Phi神经元的刺激,因为其具有运动周期,因而其特色是把量转成质。这些神经元,构成了知觉的底层结构。用这个来解释愉悦一不愉悦原则,就会得出:不愉悦就是量的水平增高,而愉悦就是量得到了释放。
  
  自我就是神经元的组合,具有固定的能量。此外,自我还可以抑制外来的激发。这就提供了一个现实的判准,因而现实判断力就相当于自我的抑制功能。
  
  弗洛伊德区分了初级过程(primary process) 与次级过程( secondaryprocess) 。在初级过程中,激发的能量会刺激Psi 神经元的记忆影像,然后传送到Omega神经元,导致幻觉出现。在此过程中,能量是定张性且被束缚于神经元之上的;而幻觉则通过自我的抑制功能对其进行检查。
  
  这些是1895年的《大纲》中的部分基本原则,它们进一步被发展成极度复杂的系统。在这样的架构之下,几乎所有的心理功能以及许多精神病理学现象都能得到说明。要对《大纲》有更多的了解,就必须把它放到其脉络中来看,也就是从赫巴特以降的一整个理论演进路线。整个十九世纪里,脑部解剖学与生理学乃是建立在科学与实验的基础上,不过也同时有另一路平行的玄想性脑部解剖生理学路线。后者在十九世纪后半被称为脑神话( Hirnmythologie )。有趣的是,虽然在科学的脑部解剖生理学领域有着先驱者地位的人,无不自认为实证主义者,且藐视自然哲学,但他们往往也同时是最为耽溺于脑神话的人。弗洛伊德的《大纲》只不过是这个玄想系列较晚期所孕育出的结晶罢了。他的动力性玄想哲学,最早可以追溯到赫巴特,而最主要的能量动力学则来自费赫纳。惯性原则与守恒原则,非常类似于费赫纳所谓的绝对稳定性与相对稳定性。费赫纳总是把愉悦-不悦原则与接近或背离相对稳定性的观念相连结起来,同时也把知觉的质等同于某种稳定运动的周期性。这些费赫纳式的原则,稍后被萨克斯(Heinrich Sachs) 用他的所谓精神能量守恒定律所进一步补充:“在特定的时限内,所有存在的分子波的张力总和,在同一个个体内是守恒的。”《大纲》的另外三个思想来源是布鲁克、梅涅特以及艾克斯纳。亚马契尔(Peter Amacher) 的研究已经详细地说明了这一点。
  
  布鲁克是那群把心理学化约成神经学的学者之一,他把整个神经系统的功能都解释为各种反射的组合。对同一群器官的刺激,决定了激发的量。这个量会传遍整个神经系统,从细胞传到细胞,而且经常在某些中枢堆积,最后以运动的形式释放出来。布鲁克与梅涅特及艾克斯纳一样, 不做任何区分的混用武力与心理学的术语来解释心灵的运作过程。
  
  虽然梅涅特所说的要比布鲁克来得更细腻一些,但他同样也用激发量以及反射神经学等术语来形容种种心理过程。虽然他从赫巴特与英国经验论学者那里撷取了联结论( associationism )的教义,但却以他自己对脑的结构与功能的观念对之进行化约,建构出与布鲁克说法类似的反射神经学。他区分出两种反射反应,一种是一出生就已经决定的,所循的是皮质下路径:另一种是后天形成的,所循的是皮质路径。在各皮质中枢之间,彼此有联结的神经束。而当两个中枢同时有激发的量输入进来的时候,就会打开皮质路径,产生诱发现象( induction )。这是此联结与其理论性基本功能在物理性上的相应表现。这样的经验从出生第一天就开始存在,随后更发展成一个由相互联结的皮质路径构成的系统(也就是上面所称的联结)。此系统构成了初级的自我,也就是个体性( individuaIity )的核心。稍后,次级的自我随之形成,其功能是控制初级的自我,也是秩序化后的思考过程之次结构。身为临床医师,梅涅特描述了一种称为无智症( amentia) 的疾病,在其心灵状态中,会出现杂乱无序的幻觉与妄想,这相应于婴儿时期,不存在有自我去对之进行控制的混乱状态。作梦时的脑皮质活动和产生无智症的脑皮质活动,在梅涅特的眼中是一样的。
  
  艾克斯纳是弗洛伊德的第三位神经学导师。他在1894 年出版了《规划》(Entwurf)一书,本书堪称是布鲁克和梅涅特体系的总成。话虽如此,不过在同时,某形式的神经元理论已然出现,而艾克斯纳也已然讨论到,神经元的刺激量如何可以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他相信在这些缝隙中,会发生刺激的加成。艾克斯纳也假设,经由两个细胞的同时激发,这些缝隙在个体的一生中可以改变。艾克斯纳把这过程称为通导(Bahnung) ,意思是说当两个神经细胞同时激发时,会打开彼此阔的神经路径,把激发传导过去,随后其中之一就会被诱发进入激发状态。他描述了各种情绪中抠,特别是痛觉(或称不愉悦觉)的中枢。他用本能这名词来形容诸意念中枢与情绪中枢之间的连接。他进一步地发展其神经心理学,解释了知觉、判断、记忆、思考以及其它种种心智过程。
  
  弗洛伊德1895 年的《大纲》可以看成是他的前辈们的理论合乎逻辑的后续发展,特别是他的老师布鲁克、梅涅特以及艾克斯纳。那是一整个世纪的脑神话留给我们的结果和遗产。这也许就是弗洛伊德一完成《大纲》后就将之扬弃的理由所在。不过,有很多在《大纲》中成形的观念,在弗洛伊德接下来的精神分析理论中,会以各种不同的新面貌重新出现。
  
  3、后设心理学到自我心理学
  
  在1913 年,精神分析的理论似乎已然大成。然而,即使连弗洛伊德的信徒也要大吃一惊的是,一个大转变才刚要开始而已。这一次,新的教诲不是包含在单一的一本书中(像《梦的解析》或《性学三论》一样) ,而是包含在为时十年的期间所出现的一连串文章与简短的单行本之中。1914 年在《自恋引论》 (Introduction to Narcissism )中,弗洛伊德以其新观点提出一个假说,并声称如果与事实相矛盾的话,他原意撤回或改变。一直到那时为止,意识与无意识间的冲突及原欲与自我驱力的二元论这两个观念一直是精神分析最基本的东西。在《性学三论》中,弗洛伊德已经提到,在原欲投注於第一个客体(母亲)之前,先存在有一个自体慾乐的早期阶段。在同一时间,容格也已经提出精神分裂是由於“原欲转而向内” (introversion of libido);而阿德勒也强调自尊的重要性。英国的艾利斯与德国的内可也曾描述自恋乃是性偏差的一种特定形式。在自恋中,个体爱上了自己。弗洛伊德的理论似乎是特意设计,以和上述诸人的说法相符。
  
  这个理论隐示的是驱力理论的重新系统化。弗洛伊德原先对(不含性意味的)自我驱力(ego drives) 与(含有性意味的)原欲( libido) 所作的区分,被修正为新的自我一原欲( ego-libido )理论。所以现在就出现两种自我驱力,即原欲驱力与非原欲驱力这两种。弗洛伊德的新观念仍保有发展最早期是属於自体慾乐阶段的看法,不过他说,当自我开始分化以後,本来分散的原欲,便开始紧焦於其上,这就是“原初自恋”(primary narcissism) 。在其後的阶段,有一部分的自恋会继续维持,而原欲则大部分投注在母亲身上,之後再投注在其他诸客体上。投注于客体的原欲(客体-原欲, object-libido) 可以撤回而重新投注在自我上。这就是弗洛伊德随后所称的“继发自恋” (secondary narcissism)。
  
  对正常个体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到原初自恋的残余部分。在神经症患者、同性恋及其他人身上更是如此。原欲从客体的撤回,解释了诸如夸大妄想、虑病症、精神分裂症以及老年妄想、精神病( paraphrenia )等等情况。
  
  在正常的情况下,爱恋的情感会直接从客体一原欲发出,这就是恋他之爱(anaclitic love) 。如果整个原欲都灌注在另一个人身上,而不足以维持自我的话,那就是迷恋( infatuation )。当原初自恋被不当地延长时,就会产生自恋型的爱情,此时个体在对象中只会看到他自己过去的样子、现在的状况以及未来他所希望的情形。
  
  上述的自恋理论,乃是整个精神分析理论重新架构的滥觞。1915 年,弗洛伊德宣称他正在构思一本他称之为《後设心理学引论》 (lntroductionto Metapsychology) 的着作,预计由十二篇文章构成。不过後来正式发表的只有五篇。弗洛伊德感觉到有必要去重新建立一个足够完整的观念架构,来容纳精神分析各方面已知的事实。依照他的定义,所谓後设心理学就是,可以从拓扑学的、动力学的及经济学的观点来描述心理的真实事件(psychological facts) 。所谓拓扑学(引自费赫纳众所熟知的观念) ,指的是意识、无意识与前意识( preconscious )的区分。所谓动力学指的是诸精神力量( psychic forces) 彼此冲突。所谓经济学指的则是通过享乐-不悦的原则( pleasure-unpleasure principle) 对诸心灵力量(mentalforces) 进行调节。
  
  在《驱力及其变化》 (Drives and Their Vicissitudes) 一文中,弗洛伊德定义所谓驱力就是“体内的、持续流动的刺激源在精神上的代理人”。这是相对於源於特定的外在激发而生的感觉刺激。稍後,弗洛伊德界定了诸驱力的一般特徵:力量、目标、来源及其变化。後者包括:反向转变(reversal into the opposite) 、转向而指向主体( turning against thesubject) 、潜抑以及昇华。弗洛伊德同时也提到了内射的过程( introjection),婴儿会向内投射享乐而向外投射不悦。最後,弗洛伊德处理到爱与恨产生的问题,认为虽然它们彼此是相反的一对力量,但是恨与爱比起来,在精神生活中的起源更早。这最後一点与先前的原欲理论相冲突,因而也是其後更多变革的先声。
  
  讨论潜抑的论文使得有些精神分析师们大为惊讶。因为他们原本认为“潜抑” 这个观念乃是治病因的唯一解释模式。潜抑(现在在驱力的各种变化中排名第三)被分成初级潜抑及次级潜抑。在初级潜抑中,本能在精神中的呈现从没有被允许进入意识中;而在次级潜抑中,诸种意识层面的呈现,因为其与某种被初级潜抑之意念相连结,而就此被拉入无意识。当原本承载了情感的诸意念受到了潜抑时,意念的命连与情感的命运可能有所不同。受到潜抑的诸意念自行整合成为幻想,而情感则转型为焦虑。
  
  在第三篇後设心理学的论文中,弗洛伊德强调无意识并不只包含被潜抑的材料,而且他再次陈述了无意识心灵的主要特徵(先前被称为初级过程) 。无意识与现实并无关联,它并不知有所谓时序冲突的原则,无意识的能量是不受束缚的。弗洛伊德强调了无意识幻想的重要性,也强调无意识的呈现出现在意识层面之前,必须通过语言化( verbalization )的阶段。
  
  在第四篇论文中,弗洛伊德以後设心理学的观点,重新对其梦理论的某些面向有所阐明。第五篇题为《哀悼与忧郁》 (Mourning andMelancholia) 的论文中,弗洛伊德以後设心理学为基础,对重郁状态( melancholic depression) 进行诠释,方法是将其对比於正常人在亲爱的人死亡时的正常哀悼反应。哀悼的工作包含了与失去的客体间情感链结的缓慢而渐进的消散过程,并将客体理想化的形象逐渐整合入主体内。在忧郁中,彷佛患者在无意识中丧失了一个客体,而他对此客体有着又爱又恨的矛盾情感。随着整合的进行, “客体的影子落在自我之上”,因此就有了忧郁性的自怨以及自杀倾向。
  
  1920 年,弗洛伊德出版了《超越享乐原则》再次给了其追随者极大的震憾。此书似乎对其後设心理学给定了最後的形貌。若说其书名是采自尼采,那麽书中内容的灵感则断然是来自费赫纳。後设心理学的三要素之一,心理经济学一直为弗洛伊德等同於享乐-不悦原则。这样的观念其实采自费赫纳。在费赫纳之前,享乐原则一直被单纯地理解为对享乐的追求与对不悦的趋避,而费赫纳将之关联到稳定性原则。弗洛伊德追随费赫纳,将不悦关联到张力的增加,而愉悦则是将此张力降至一个最适当的水平。因此生活的基本原则即是通过享乐-不悦的机制而调节刺激的量。不过,弗洛伊德已经认识到享乐-不悦原则有其局限:第一,要考虑现实原则,此原则在整个人类发展过程中都必须被考虑;其次,因为原本令人愉悦的驱力一且连到潜抑,就丧失了那样的性质。如今,他认为这些限制已经“超越了享乐原则”。而另一条更古老的原则“强迫性重复” (compulsion to repetition) ,他则认为是对某些临床事实唯一可能的解释。在创伤性神经症里重复出现的梦境中、在歇斯底里症的发作中以及在某些儿童的游戏中,我们见到不悦的事件一再重复。精神分析中的转移,以童年诸情境的无意识复苏之形式表现出来。在神经症状态,如同正常生活一般,某些个体发现自己重复处在同一个自己( self-same )的处境中,而导致自己产生一种“一切命中注定”的信念。弗洛伊德区分了享乐-不悦原则——这是对生物体有利的——及强迫性重复地恶魔般的特质,这使得他踏入了哲学的领域。
  
  在反覆推敲所谓“刺激屏蔽”(Reizschutz, stimulus-shelter) (指生物体保护自己免於过度刺激的倾向)之後,弗洛伊德提出对诸驱力的新定义。驱力并未具备内在进化的特质,它们并没有企图促进个体物种的发展,它们的目标是保存,企图在重建先前的处境。弗洛伊德以极端的费赫纳式风格甚至倡言,生物体的精华重演了地球及其与太阳关系的演进史。如今弗洛伊德以假说的方式倡议对诸本能给予新的二元分类:将所有原欲本能的形式统称在爱欲——“埃柔斯” (Eros)——之名下;以及死亡本能(弗洛伊德的追随者很快就将其称为撒拿妥斯, Thanatos) 。在此二元系统中,弗洛伊德似乎倾向於认定死亡本能更为基本。如今弗洛伊德就如叔本华一样,宣称“生活的目标就是死亡”,保存的本能本身只是死亡本能的一个面向,其目的在避免意外的、外因的死亡,以便能保存个体直到由内在原因而产生的死亡为止。如今的“埃柔斯”所涵盖的远远超过了性本能,它存在於每一个活薯的细胞里,而且驱策其构成更大的存有物,这乃是藉由逃往前方而延缓死亡。死亡本能,就是生物消解掉而且回到无生物状态的倾向。这两个本能是分不开的,而生命就是介於爱欲与死亡本能之间的妥协,直到後者古了上风为止。弗洛伊德期望,随着生物学的进展,可以将这些玄想用科学术语陈述出来。而同时,他必须对其大部分的临床观念重新建构。有好多年,他一直坚持原欲的优位性,而在1908 年,他拒斥了阿德勒有关自发性攻击驱力的想法。不过,在他1915年的第一篇后设心理学论文中,他已经将怨恨的来源归因於非原欲自我本能,认为其来源先於爱的起源。如今在其新理论中,他不得不承认存在有原发的受虐,并非单纯只是施虐之转向内射而已。而在他後来的作品中,他越来越强调攻击与破坏本能的重要性,强调的程度不下於他先前对原欲所作的强调。
  
  《超越享乐原则》一书中所包含的理论,并不像弗洛伊德的追随者看来的那样新颖。弗洛伊德再度回归到他1895 年写作《科学心理学研究大纲》时的玄想倾向,而且也回归到了他早期玄想作品之源的费赫纳。在《超越享乐原则》书中一开头,弗洛伊德就把享乐-不悦原则与费赫纳的守恒原则(principle of constancy )结合在一起。正如弗洛伊德所作的评述:“守恒原则只不过是费赫纳更广义的‘维持稳定倾向原则(tendencyto stability’的特例而已。”费赫纳区分了守恒的三种形式:绝对稳定(整体的诸部分永远不动)、完全稳定(整体各部分受规则地运动所驱使,因此整体的每一部分,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就会回到原处)以及“约略稳定J (approximate stability) (依照某种规律回归原处的倾向,但其程度并不完全。例如心脏的运动以及其他有节律的生理活动)。或许是费赫纳的这个理论体系,引发了弗洛伊德类似的理念架构。除了享乐-不悦原则之外,又补进了死亡本能(回归到费转纳的完全稳定)及强迫重复,後者介於约略稳定及绝对稳定之间。
  
  虽然先前已有其他作者提过,但强迫重复的观念就临床的观点来看,仍是《超越享乐原则》书中最具原创性的概念。塔尔德(Gabriel Tarde)就曾描述过罪犯的习癖会在想像中重复其罪行、回到他当初犯罪的场景、并重复做出头似的罪行。这是一种更一般性的、不管有意识或无意识识去重复个人过去行为与情境之倾向的特例。
  
  弗洛伊德死亡本能的观念同样有许多先驱者。在浪漫时期的学者中,冯·舒伯特就曾清楚地表达过类似的观念,他认为其在生命的後期,主要是以欲求死亡的形式出现。诺华里斯的想法与弗洛伊德更为近似。他宣称“活着就是为了死去”而且说“疾病的特徵就是自我毁灭的本能”。诺华里斯认为与死亡本能相对的,是组织的本能,其最高的表现就是人类的语言、文化及哲学。在十九世纪末,俄国精神科医师托卡尔斯基写了一篇哲学性的论文讨论死亡,在文中他如同古代斯多葛教派,将和死亡概念有关的各种感受及意象剥离开来,直到其中再也没有什麽会令人害怕的为止。他引述某个百岁人瑞的话说,人到了一定的年纪,需要死亡就像需要睡眠一样自然。另一个俄国人梅契尼可夫主张说,存在着某种欲求死亡的本能。叫他进一步补充其观察结果并猜测道:欲求死亡必定是种特别令人愉悦的感觉,但是很少有人经验到,因为他们要不就是早夭,要不就是老年疾病缠身。不过,这两位俄国人都认为,死亡本能只是单纯的对死亡的欲求,而破坏及自毁的本能这观念在整个十九世纪要比死亡本能流传得广泛得多。这可说回归到霍布斯以降的传统,后者由达尔文及社会达尔文主义者、隆布罢梭及尼采,而广为人知。费赫纳曾写过一篇奇特的短文,在文中他提到,破坏原则比创造原则更为根本。一开始是破坏;之後破坏性就开始破坏自己,这就是创造。甚至在精神分析师之间,死亡本能的观念也偶被提出。萨宾娜
  
  ·史必而蓝(Sabina Spielrein)曾写过,“破坏是生成的原因”。峦克的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渴望回到母亲的子宫。这观念在摩克松(Cavendish Moxon) 看来,等於预先宣示了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之观念。
  
  虽然奥地利作家萧卡曾用埃柔斯-撤拿妥斯为名出版了一系列五个阴郁的短篇故事,但传统的两极对立乃是“埃柔斯”一“内口斯” (Eros-Neikos)(爱欲—门争) .以及“比欧斯”—“撤拿妥斯” (Bios-'Thanatos)(生—死),而非“埃柔斯”—“撤拿妥斯”。弗洛伊德首先以假说的形式提出自己的观念,不过後期的作品显示道,他坚定地相信这样的想法。在所有的心理过程中,他都看到这两个过程的存在:埃柔斯有集聚和形成更大单位的倾向;而死亡本能撒拿妥斯则是相反的倾向。後者的观念十分接近史宾塞的进化与消解( dissolution )的定义。弗洛伊德又一次被迫得重新去对各种临床表现进行诠释,举例来说,如今他认为,忧郁是原欲与死亡本能间的彼此交缠之解消( disintrication) 。
  
  弗洛伊德对死亡本能的观念遇到阻力,甚至在最忠实的精神分析师之间亦复如此。瑞士的布鲁恩( Rudolf Brun) 提出其反对意见,认为没有生物学的证据支持死亡本能的存在;他认为死亡乃是生命的终结(finis)而非目的(telos) 。就算那些实际在运用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观念的精神分析师如卡尔·梅宁格(Karl Menninger) 等人,也都是基於经验与临床的观点,而非生物学的观点。事实上,就如梅希勒(Achim Mechler)指出的,要了解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观念,必须考虑到当时大众对死亡这议题的关注。许多显赫的人士都关心着死亡:生物学家、心理学家以及存在主义哲学家。
  
  虽然《超越享乐原则》一书在精神分析师中得到的反应褒贬不一,不过三年後《自我与它我》 (The Ego and the Id) 一书所呈现的观念则得到了很大的成功,虽然这意昧着精神分析理论必须大幅的修正。多年以来,精神分析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深度心理学,主要紧焦在无意识的心灵以及其对意识生活的影响。弗洛伊德区分了心灵的三层:意识、前意识与无意识。神经症是意识与无意识间的冲突外显,意识隐隐被等同於自我。如今,弗洛伊德认为自己的观念架构已经不恰当;他认为心灵生活是三个精神机制( Instanzen )之间的交互作用。这三个机制即自我(ego) 、它我(id) 及超我(superego) 。自我被定义成“人的种种心灵过程的统整性组织化”。在自我之中包括有意识和无意识的部分。知觉与运动控制是属於有意识的自我,而梦的监督者及潜抑过程则属於无意识的部分。语言是一种自我的功能;无意识的内容,通过话语的媒介而变成前意识。
  
  它我和先前弗洛伊德所描述的无意识并无太大不同,是被潜抑的素材与诸驱力的所在。其中还得,加入种种无意识幻想及感受,特别是罪恶感。“无意识”这个字於是变成了形容词,不只是用来替它我加以定性,同时也为自我及超我的一部分加以定性。“它我J (他者id, das Es)这个词可以上溯到尼采,不过弗洛伊德承认他是借自一个极推崇精神分析的作者乔治·葛罗戴克( Georg Groddeck) 的作品《它我之书》 (TheBook of the Id) 。
  
  尽管超我的意涵在弗洛伊德先前所用的“自我理想形象J (ego ideal)一词中已有所触及,但超我仍是《自我与它我》一书中最为创新之处。超我是个体中的监控、判断与惩罚的机制,是人类社会及宗教情感的源头。其生成来源是,个体本来的诸种自我形构(ego confi伊rations) 被伊底帕斯情结解消时,内射( introjection) 的父亲形象所取代。
  
  因此在个体中,超我的建构就端视伊底帕斯情结如何被消解。男一方面,超我会从它我那里接收能量,因此也就具有其冷酷、虐待癖式的特质。这样的新观念解释了强迫症、忧郁症、歇斯底里症及犯罪中的神经性罪恶感所扮演的角色。由於罪恶感而导致自我惩罚及犯罪,此一想法在後来的精神分析与犯罪学的颉域中得到进一步扩充和强调。弗洛伊德的结论是:“它我是无道德的;自我尝试着成为有道德的;而超我可以是太过道德的,而且其残酷程度只有它我差堪比拟。”
  
  因为这些新理论,自我现在成为精神分析的焦点,特别是作为焦虑的所在:包括现实焦虑(reality anxiety )——指的是现实所导致的害怕;驱力焦虑(drive anxiety) ——由它我而来的压力所致;以及罪恶焦虑(guit anxiety)——来源是超我所给的压力。弗洛伊德的结论里,将自我描述成在三个主人压迫之下可怜的受苦者。很清楚的是,心理治疗的主要关注焦点,现在就变成要减少这些压力,帮自我获得力量并得以稍事喘息。
  
  对很多与弗洛伊德同时代的人而言,即使其中没有包含任何革命性的创见,但要说人额的心灵结构包含它我、自我、超我这三部分,这样的说法似乎仍会令人迷惑。刚刚也提过,它我的概念可以追溯到浪漫主义者,而超我的精义无疑来自尼采,特别是《道德系谱学》 (The Genealogyof Morals) 一书。将自我定义成个人中种种心灵运作的统整性组织化,令人联想起惹内所谓的合成功能;而自我强度(ego strength) 也跟惹内的心理张力相去不远。自我是一个旧的哲学观念,按上新的心理学外衣。纳赫特( Sacha Nacht) 对自我的定义是, “某个存在物(entity) ,而个体通过这个存在物对其自身之存在以及对外在世界之存在有所察觉”。这个定义几乎就和弗洛伊德的定义一模一样,只是用的是哲学术语。
  
  1936 年,弗洛伊德出版了《压抑、症状与焦虑》 (Inhibition, Symptomand Anxiety) , 有些精神分析师认为这本书是他最艰深的着作之一。压抑重新被定义成是自我功能之受限;焦虑则被重新定义为伴有释放( discharge )过程的痛苦情绪处境(焦虑和压抑两者都可以被个体所意识到)。焦虑不再是个症状,而是诸症状形成所必须的一种情境。如同在《自我与它我》一书中已经提出的,自我是焦虑唯一的位置所在;焦虑可以在两种状况下发生:其一是自我的保护障壁被压过;其二是一种警告讯号,警示出来自诸驱力的危险——自我对这些危险有各种“防卫”的方式。如今,潜抑仅是防卫的一种方式而已;其他的还有反向作用(reaction fonnation) 、隔离( isolation )与解消( undoing) 。潜抑是歇斯底里症的特徵,而後三者则是强迫症的特徵。在这个新理论里,潜抑不再是焦虑的原因;相反的,焦虑引发了潜抑以及其他的防卫机转。
  
  《压抑、症状与焦虑》标示了弗洛伊德理论从後设心理学转变成自我心理学的新转型时期。这本小书看起来像是在驳斥峦克的理论,峦克说所有的焦虑都由出生创伤(trauma of birth )所引起。随着弗洛伊德赋予自我越来越重的份量,他也就越接近惹内的观念(例如,在强迫症中具有隔离机转的想法)以及阿德勒的观念(反向作用是一种代偿的形式)。同时,在弗洛依有关焦虑的新理论,和诺曼在1859 年所提出的,有着引人注目地相似性。
  
  这些新理论使得弗洛伊德式的治疗焦点,从分析诸本能驱力而转到分析自我;从种种被潜抑之物转到作用从之所出之物。对各种防卫机转进行分析必然会引发焦虑,而分析者的工作如今就是要驱除焦虑,强化自我,以使其能面对现实,从而控制来自诸驱力与超我的压力。
  
  安娜﹒弗洛伊德出版的《自我及其防卫机转》 (The Ego and theMechanisms of Defense) 让整个精神分析往自我的精神分析更进一步。书中从理论及临床的观点,描述了各式各样的防卫机转。弗洛伊德自己重新定义了自我:自我是一个由各功能组成的系统(面对现实、力、整合人格中所真有的三个机制) ,一个具有独立的、不具性意味的能量运作系统。在他晚期最後的作品里'他强调了自我的生物学层面的重要性,倡言道自我具有获自遗传的特性。自我保存( self-preservation )则是其主要功能之一。
  
  往现代自我精神分析(ego psychoanalysis) 迈进的最後一步,是海因兹﹒哈特曼(Heinz Hartmann) 1939 年出版的着名论文,文中强调了自我的自主性,及其适应的功能。本文在在鼓舞了後来一整代的精神分析师。不过弗洛伊德到了那时,已然功成身退了。
  
  (作者:艾伦伯格  来源:《发现无意议--动力精神医学的历史与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