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心理学堂:乐观未必比悲观好

发布时间:2015-03-04 21:04 类别:心理学堂

  
  心理导读:当所有的研究都指向乐观好而悲观不好时,这是非常危险的。过去几年,乐观不断地被夸大,《秘密》系列的丛书不断地问世,吸引力法则彷佛成了人人手中的新世代毛语录,当人们都陷入了“失控的正向思考”时,这绝对不会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因为,悲观之所以会在演化中留存下来,一定有它的原因的。    ---www.psy0898.com
  
情绪管理:乐观未必比悲观好?

情绪管理:乐观未必比悲观好?
 
  当我们谈论乐观与悲观的时候,我想你一定会听过这个小故事:
  
  一个玻璃杯,里面有半杯水,悲观的人会说:“只剩下半杯水了”;乐观的人会说:“还有半杯水耶!”。
  
  这就是乐观与悲观的不同吗?
  
  以虐狗(X)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O)而在普通心理学课本上成名的正向心理学家Seligman(延伸阅读:Seligman与他那些无助的狗儿),把人们看待事情的方式,称之为“解释型态”,而解释型态又可以再细分成三个小相度:永久性(permanence)、普遍性(pervasiveness)、个别性(personalization)。
  
  先来看看永久性吧!永久性是一个时间上的相度,当你遇到一件好事的时候,你会觉得“好运总是降临在我身上。”,还是觉得“今天我只是碰巧而已啦!”,越是乐观的人,越会用前面那种方式来解释自己的好运,而越悲观的人,则越会采取候面那种解释。但相反的,碰到坏事时,越是乐观的人越会觉得“人生总有一两天是不如意的。”,越是悲观的人则会觉得,“我怎么老是这倒楣。”,发现了吗?在乐观的人身上,面对好事的永久性是高的,面对坏事的永久性则是低的,而悲观的人则恰巧相反。
  
  普遍性则是一个空间上的相度,当好事情降临在我们身上时,乐观的人会觉得“我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得很好!”,悲观的人则会说:“我只有这一件事情还不错而已。”;或是当一个人受到喜欢的女生青睐时,乐观的人会觉得“我是一个有魅力的人。”,悲观的人会觉得“我对她而言很有吸引力。”。而当坏事降临时,“我什么都不擅长”跟“这一件事我不擅长”,就成了悲观与乐观的分水岭了。乐观的人面对好事的普遍性是高的,而面对坏事的普遍性则是低的;悲观的人仍然相反。
  
  最后是个别性,这一个向度来自于Weiner的归因理论[1]。当一件好事发生时,我们是把他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内归因)还是运气好(外归因)呢?当一件坏事发生时,我们又觉得是自己造成的(内归因),还是别人造成的(外归因)呢?越乐观的人,越会对坏事做外归因,对好事做内归因;悲观的人依旧相反。也就是说,当你考试考好时,你会说:“我运气好啦!”还是“我这次很努力唷!”,就取决于你是个乐观的人,还是一个悲观的人。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觉得乐观的人未免也太自我感觉良好了吧!不过没关系,因为我们本来就很难知道事实上到底是怎么样子,重点是我们感受到(perceive)什么。就好像在亲密关系里面,当一个人的安慰,另一个人没有查觉到时,那对被安慰的人来说就是nothing[2](延伸阅读:当一切风景都看透,你是否愿意陪我看细水长流?);再来,真正的乐观,并不是要你完全忽略事实,而是要你在事实之下,选择“有些事情不是我能够掌控的,所以我也不必太自责,先让心情平静下来,再来看看有哪些事情是我能努力的吧!”这种想法,而非“我真是一个糟糕的人,所有的事情都是我的错!”;最后,我在候面会提到,哪一些事情应该抱持乐观,哪一些事情悲观点会比较好。
  
  乐观乐观,大家都说要乐观,乐观到底有什么好处呢?一般而言,乐观的人比较健康;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举不胜数,我就略提几篇给大家参考:从动物实验可以发现,在癌细胞被注入大鼠体内之候,乐观可以使癌细胞被免疫系统消灭的机会增加,悲观则大大的提升了死亡率[3]、幼鼠童年时期的无助经验会使他们罹癌机会增加[4],因为他们身上的T细胞不再快速繁殖来对抗癌细胞,而脾脏的NK细胞也失去了它们杀死入侵者的能力[5]。而在人体身上的研究也指出,乐观的学生比较不容易生病[6]、英国乳癌患者当中,乐观者的乳癌复发率比较低[7]。
  
  同时,乐观的人在工作上比较容易成功。要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有三个要素:能力、动机、乐观。从Seligman于1983年,为大都会保险公司宾州分公司所做的实验发现,在进入公司工作一年候,乐观分数低的那一半,比乐观分数高的那一半,离职率高了两倍;分数最低的候1/4比前1/4离职率高了3倍。另外,分数高的那一半比分数低的那一半,多卖了20%的保险,分数最高的前1/4比候1/4多卖了50%的保险。
  
  Seligman根据这个实验,又进一步地进行了第二个实验,在1985年,全国15000名应徵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的人,接受了ASQ问卷(Attributional Style Questionnaire,归因型态问卷),以及职业剖析测验。他们录取一千名通过职业剖析问卷的人,同时录取129名职业剖析问卷9-11分(未达大都会公司的12分),但ASQ分数显示为乐观的人。在第一年里,那一千名业务员当中,乐观的表现比悲观的好8%,但到了第二年,差距来到了31%。但这还不是重点,真正惊人的是,那129名没有一家保险公司会录取的乐天者,第一年就比那群悲观者表现好了21%,第二来更来到了57%。他们甚至比那一千人的销售成绩好了27%。
  
  同样的,在大学生当中,ASQ分数高的人表现得较好,在小学四年级学生身上也得到了类似的研究结果。乐观甚至可以预测一群实力差不多的美国职棒棒球队,哪一队会打比较好,尤其是压力情境下更是如此;篮球的胜分差、游泳比赛的胜利者,甚至是美国总统的当选人以及胜选的幅度,都可以用乐观来预测,因为Seligman的研究发现,演讲当中能够给大家越多正向能量的人,越会吸引选民投给他们。
  
  但是,乐观真的是一切吗?
  
  当所有的研究都指向乐观好而悲观不好时,这是非常危险的。过去几年,乐观不断地被夸大,《秘密》系列的丛书不断地问世,吸引力法则彷佛成了人人手中的新世代毛语录,当人们都陷入了“失控的正向思考”时,这绝对不会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因为,悲观之所以会在演化中留存下来,一定有它的原因的。
  
  事实上,悲观者所见到的世界,更接近于真实世界的样貌。早期的实验者进行过了这样一个研究:一群受试者被放到了一个房间里面,而受试者对于房间灯的亮度有不同程度的主控权:有些人有完全的控制权,他们按钮灯就亮,不按纽就不亮;另一些人则完全没有控制权,不管他们有没有按钮,灯都会亮起来。实验者要求受试者判断他们对灯光的控制权有多少,沮丧的人在有控制权和无控制权的情境下,都能够很准确的判断;而不沮丧的人在有控制权时判断的很准确,但在没有控制权的时候,他们仍然认为自己有很大的控制权[8]。同样的,在社交能力的研究上也发现,沮丧的人能够很准确的判断自己缺乏社交能力,而不沮丧的人则显着地高估自己的社交能力,他们判断自己的说服力,以及讨人喜欢的程度,都远高于观察者所给的分数[9]。
  
  既然悲观能够让我们更接近真实,为什么我们总是提倡乐观呢?
  
  这让我想到了“内省”这件事情。我们的文化里面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 ? 离娄)。这真的是一个好方法吗?确实,内省是很重要的,但是绝对不是在挫折刚发生的时候。过去的研究发现,我们越是反省自己,就会使我们越忧郁。心理学家把这个现象称为反刍(Rumination):就好像牛把吃下去的草又吐出来咀嚼一样,当你处于负面情绪时,一直不断去咀嚼那个负面情绪,并不会使你过得更好[10]。关于这一个部分,我会在这篇文章的应用篇,有更详细的说明,就敬请期待吧!
  
  那么,我们到底该在什么时候乐观,什么时候悲观呢?
  
  第一步,你应该要先认清事实。就如同上面提到的,一个人的成就,取决于动机、能力和乐观,如果你只空有乐观,却没有能力,那也没办法使你胜利,就好像你去和NBA球员单挑,即使你在乐观,一样会被他惨电;即使你很乐观,你没有好好准备考试,一样会考很糟;就算你很乐观的想要赚大钱,却什么也不做,呆呆地等天使把钻石扫下来(美江梗),你也只会坐吃山空。
  
  再来,你可以在事实之上乐观,即使你和异性讲话会紧张,你仍然可以这样想:“至少我今天试着和异性聊天了,慢慢来总会越来越习惯,而且她对我的态度很敷衍,也许是她这几天很忙吧”,而不是“我真是一条鲁蛇,怎么做都做不好,看吧,我什么都不行”;就算你今天英文很差,你还是可以这样想:“没关系,我只要好好用功,那一定会越来越好的,而且其实这次考试也蛮难的呀!”,而不是“算了!这次和上次比也没进步多少,我的努力都白费了,我妈说得果然没错,我是一个没用的废物”发现了吗?这两个想法,都是把缺点视为低永久性、低普遍性、外归因。当你这样做,你才更有动力前进,也更有动力去寻找进步的方式,来提升你的能力,你也会有更多的动机去做好它,而非陷入习得性无助;而这样的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更是让你达成目标的关键。
  
  但在最后,我要留一个但书:请不要把乐观用在铤而走险之事上面。你可以把乐观用在打赢一场球赛上,准备一次面试上,鼓起勇气去约心仪的异性上,因为这些事情失败的时候,都不会有太多的代价,顶多是输了一场球,没录取一份工作,或是没办法追到对方而已,而这些东西在到手前,本来就不曾属于过自己。但是,别把乐观拿去犯罪、搞外遇、酒驾等等,因为这些失败的代价都十分庞大:吃上一场官司,赔掉一场婚姻,或是丧生性命。也请你别用乐观,拿来安慰一个正陷在负面情绪漩涡里的人,你应该用的是同理心,等到对方心情平静下来之候,再来好好地用乐观鼓舞他(延伸阅读:用对方法,安慰才有效)。
  
  参考资料:
  
  《学习乐观,乐观学习》,Martin Seligman着,洪兰译,台北市:远流(本文中没有附上文献的研究,均来自此书中所提到的研究成果)
  
  研究文献:
  
  1. Weiner, B., Frieze, I. H., Kukla, A., Reed, L., Rest, S., & Rosenbaum, R. M. (1971). Perceiving the causes of success and failure. Morristown, New Jersey: General learning Press.
  
  2. Bolger, N., Zuckerman, A., & Kessler, R. C. (2000). Invisible support and
  
  3. adjustment to stres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9,953–961
  
  4. Madelon A. Visintainer, Joseph R. Volpicelli, Martin E. P. Seligman. (1982).Tumor rejection in rats after inescapable or escapable shock. Science, New Series, Vol. 216, No. 4544
  
  5. M.Seligman和M. Visintainer合著之Tumor rejection and early experience of uncontrollable shock in the rat.收录于J. Bruce Overmier, ?F. Robert Brush(1985)主编之Affect, Conditioning, and Cognition (PLE: Emotion): Essays on the Determinants of Behavior,203-210.
  
  6. S.F.Maier, M.Laudenslager和S.M. Ryan合著之Stressor Controllability,Immune Function, and Endogenous Opiates,收录在Affect, Conditioning and Cognition一书,根据Seligman在《学习乐观,乐观学习》一书中的第274页"注6″指出,这本书的P.203~P.210有误。
  
  7. Peterson, C. (1988). Explanatory style as a risk factor for illness.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2, 117-130.
  
  8. Greer S, Morris T, Pettingale KW.(1979)Psychological response to breast cancer: effect on outcome.The Lancet,II,785-787.
  
  9. Alloy, L.B., Abramson, L.Y. (1979). “Judgment of contingency in depressed and nondepressed students: Sadder but wiser?".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108: 441–485.
  
  10. Lewinsohn, P. M., Mischel, W., Chaplain, W., & Barton, R. (1980). Social competence and depression: The role of illusory self-perceptions?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89, 203–212.
  
  11. Kuehner, C., S. Huffziger, and K. Liebsch, Rumination, distraction and mindful self-focus: effects on mood, dysfunctional attitudes and cortisol stress response. Psychological Medicine, 2009. 39(2): p. 219-228.
  
  (文/Psydetective | 来源/泛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