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心理学堂 >

勇敢的做我们自己:远离人格面具

发布时间:2013-01-15 08:10 类别:心理学堂

  
  心理导读:2013年,我们需要做的,不过是继续安稳的生活。距离不是问题,忠于自我,时常去和自己的心对话,给自己和他人都一点空间,而这一年你会发现,过得如此舒坦。   ——www.tspsy.com
  
勇敢的做我们自己:远离人格面具

勇敢的做我们自己:远离人格面具
 
  说到距离,有段曾经特别美好但是如今被用烂了的诗: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多美好,是不是?听起来又凄美,又浪漫,还带着一些自我陶醉的隐隐哀怨。
  
  当然啦,这只是曾经让人痴迷的牛诗,但是现在的人再看到这段话可以说是反胃或者不感冒的居多。为啥呢?很显然,这就是我们今天文章的关键词:“距离”。
  
  度娘说:
  
  距离是指(两物体)在空间或时间上相隔或相隔的长度。
  
  ①(两物体)在空间或时间上相隔:天津~北京约有一百二十公里ㄧ现在~唐代已经有一千多年。
  
  ②相隔的长度:等~ㄧ拉开一定的~◇他的看法和你有~。
  
  但是我们要说的距离,是“心”的距离。
  
  你距离自己有多远?
  
  我们总以为啊,自己是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不是么?一个24小时都待在一起的躯体,你想摆脱都摆脱不了,怎能不了解?难不成指望那些身边的人生过客来指点自己么?
  
  这样想是没错。但你也把自己想得太过自大了些。从生理上来说,你能安静地呆着,感受自己的心跳数目吗?或者,你知道血液在身体里的奔流不息吗?从心理上来说,你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吗?你清楚你每次的情绪失控是在什么情况下吗?
  
  这,就是我想说的,你,比你想象的距离自己更远!
  
  其实,不过就是对自我认知不清晰而已。
  
  苏格拉底也许是整个哲学史上最神秘难解的人物。他从未留下任何文字,但却是对欧洲思想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曾说 :“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
  
  在年轻时我不理解这句话。我觉得自己看了不少书,相对思考了蛮多,怎能就落到一个一无所知的评价?知天下,似诸葛亮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才是一个人的正确态度。在没有三观这个概念时,我崇拜的是一个知无不晓的能人,然后蔑视天下。而后这句一无所知,在几年后打动了我。
  
  人类在这个星球上如此渺小,偌大的城市高楼似乎可以随时吞灭了你,不管你是只窝在自己几平米的包子店从不出门的早点店的老板娘,还是在午夜开着豪华跑车载着各种不同娇艳奢靡的姑娘的公子哥,或是在清晨街头牵着作为唯一亲人的小狗散步的隔壁大爷,抑或放学急着回家看动画吃薯片忙着作业的小学生,我们所有人的相同点,就是被巨大的世界吞噬着咀嚼着,然后以繁碌的姿态存活,然后把自己的心给蒙上一层层纱。
  
  那些不知为何焦虑的人,在反复思考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他们想迫切地看到自己心的方向,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这些在反复探索自我的人,他们也许终其一辈子都找不到答案,然而那个纠结痛苦的过程,却是其如此闪光夺目的所在。
  
  因为,他们比我们更了解自我。
  
  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我”是人的理性部分,往往处于社会生活的现实要求、超我的道德追求与本我的利益追求之间,按照现实原则协调矛盾,尽可能地寻找权宜之计,是个体最终行为表现的决策者,时而管理本我,时而服从超我。
  
  只有自我知道活动的目的和方向。
  
  其实,自我,不过是人的心而已。
  
  小时候,当写作文时,我们会写很多“长大后,我想当一名警察/科学家/考古学家……”这样的话。那时候我们只是崇拜什么就想做什么,用最直白的视角把内心的渴望表现出来。然后我们长大了,习惯于被世俗诱导,成为了“华尔街工作的金融家/嫁给富豪的灰姑娘/中国地产大亨……”。我们感受得到这其中的变化,不过是现实了而已,不过是更实在了而已。当工作后,我们想要的更加现实“希望明年再升一级成为科长/希望能和男友一起买房还房贷/希望今年能存钱去一次西藏……”
  
  所有的愿望看起来都很美好,只是缺了点什么。
  
  那些外在,搞不定我们内心那个寂寞的“我”,因为你已经好久没去看她了。
  
  所谓了解自我,不过是把心的距离拉进,近下来,好好看看心在说什么。
  
  成就最真实的自我
  
  三点努力帮助你“成为自己”
  
  “成为自己”意味着更健康,但“成为自己”之路不会一帆风顺。它意味着自由,但也意味着完全的自我负责——“我选择,我负全责。”在这条路上,一个人的内在评价系统经常会发生动摇,要坚定地走在这条路上,需要克服一些最常见的障碍。
  
  远离人格面具
  
  因为在有条件积极关注中长大,我们只能表露“好的”(或“可被接受的”),并由此形成很多人格面具。走在“成为自己”之路上,一个人会逐渐远离这些不真实的自我,尽管会有不少踌躇和顾虑。
  
  家庭、学校、社会和文化给我们安排了很多“好的模板”,然而,很多这些模板与我们的健康成长并不一定相符,我们为了得到奖赏接受了他们,但它们就仿佛是一张没有弹性的面具贴在我们的心中,限制了我们内心的自由,也限制了我们的健康成长。譬如“听话的好员工”的人格面具,我们以为戴着这些面具可以更能适应家庭、单位乃至社会,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远离“应该”
  
  很多人,因为父母给了他太多的有条件积极关注,最终形成了一些强烈的意念“我应该是好样的”、“我必须是好样的”,但他要在某一件事情做到“好样的”的目的其实只是为了赢得父母的爱,而不是享受这件事情本身的快乐。
  
  如果“应该”太多,一个人的心灵自由会越小。但如果内心的声音越强大,一个人就会越不会在乎别人的看法。
  
  受外在评价系统支配的人,他的方法是理性,是缜密地去计算成败得失,但受内在评价系统支配的人,他的方法是直觉,是倾听并服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不再迎合别人的期待
  
  许多人试图通过取悦他人来形成自我,但如果他们得到了自由,他们就会远离这种方式。
  
  真正“成为自己”的人,不希望成为他们“应该”成为的样子,无论那些规则是父母制定,还是由文化制定。他们不希望把自己塑造成一种可能纯粹是为了取悦他人的形式。
  
  换言之,他们不选择成为任何人。
  
  好了。学习把握与心的距离,成为你自己。就是这样。
  
  (文/心灵花园 心理氧吧)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