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咨询案例 > 亲子教育咨询 >

亲子教育:早期经历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3-08-07 12:41 类别:亲子教育咨询

  
  心理导读:人格是一种心理特征,它是每个人在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风格(彭聃龄)。所以才有:“人心不同,各有其面”,“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的千差万别的人格特征。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质一旦稳定下来是较难改变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同时人格受自我意识的调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www.tspsy.com
  
亲子教育:早期经历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

亲子教育:早期经历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
 
  塑造和培养良好的人格是个体成长发展的关键。那么人格是怎样形成的呢?当代心理学家的共识是: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彭聃龄)。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学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更为重要。后天环境的因素多种多样,小到家庭因素,大到社会文化因素。
  
  个体的早期经历对人格的形成发展有重要影响
  
  影响人格形成发展的因素丰富多样,各种心理流派,心理学家都十分重视个体的早期童年经历对人格的影响。中国民间一直有一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明童年期正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各心理学家对早期经历对人格影响的研究也很多。弗洛伊德更是强调婴幼儿期生活经验对人格发展的重要意义。他认为,一个人出生之后到6岁时,其人格的基本模式就大致形成了。一个成人的人格适应问题,追根溯源常常可以从早期童年阴影中找到答案。弗洛伊德是以泛性论思想为基础,主张人的性心理发展就是人格发展的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特殊问题。 如果不能解决好前一阶段的矛盾和冲突,就不能完全过渡到较高一阶段,并且可以导致任何阶段的发展停顿和延缓,导致人格发展的停滞和倒退。人格的停滞和倒退是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某些人在成年以后,还保留着早期发展阶段的心理特征,主要是因为他在早期阶段有过停滞或倒退的经验。进一步说,一个成人的人格特征往往是他早期阶段发展的停滞和倒退的反应。卡特尔也相信早期经历对人格的形成特别重要。认为个体人格的基本形成发生在7岁以前。而行为学家华生更有其经典名言:“给我一打健康和天资完善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置的特定环境中教育他们,那我可以保证:我可以把他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乃至乞丐和盗贼。”华生强调的是环境对人格的影响,塑造个体要从婴幼儿开始,可见早期经历对人格形成的影响。而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习得的,通过各种学习形成了自身的行为风格,形成个体不同于别人的人格特征,而童年早期正是学习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因此童年期的经历对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
  
  儿童早期经历对个体人格的影响
  
  有人曾经开玩笑说,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每一个人的痛苦追根溯源的话,都来自于人在母体胎儿期所经历的痛苦。这虽然是玩笑的说法,但从某一方面来说,并非全无道理。据研究,胎儿在母体不仅有满足营养的需要,更有安全依恋的需要。母亲的情绪对胎儿的发育非常重要。个体出生后,在婴儿期,安全依恋和食物供给同样重要。安全性依恋的儿童,比较容易发展独立自信的人格,而不安全性依恋的儿童,则较易发展了退缩,抗拒,不自信或者有较多情绪问题的人格特性。一个著名的实验,就是能同时提供食物和较舒适温暖的布质母猴,和只能提供食物的金属丝质的母猴。拥有后者的幼猴比前者,发育的更缓慢,也更冷漠和退缩。另外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幼年生活中森林的“狼孩”,当被发现后,各个方面的特征都是动物性,再经过训练,语言,认知,思维,情感等各方面都只能达到幼儿的水平,斯皮茨(Spitz)在对孤儿院里的儿童所进行的研究中,发现这些早期被剥夺母亲照顾的孩子,长大以后在各方面的发展均受到影响。许多孩子患了“失怙性忧郁症”,其症状表现为哭泣、僵直、退缩、表情木然,并且有人提出弃子会使儿童产生心理疾病,孩子会形成攻击、反叛的人格。
  
  个体的人格应该是人的认知,思维,情感,行为,气质,性格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完善的人格应该是多方面的和谐统一和发展。
  
  早期经历对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在儿童期正确学习性别角色,成人后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角色。童年期,儿童会学会男女性的区别,学会如何做男孩和女孩,通过父母的榜样,学到成人期后如何做父亲和母亲,并从家庭和社会的人际交往中,学会如何和异性相处。如果童年期性别角色的问题没有解决好,那么从青春期开始就极易发生性别混乱,以至于影响整个人生发展。童年期,一些不正确的性观念,负性的记忆,也是日后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根源。
  
  早期经历对气质形成的影响:一个人是自信还是自卑,是依赖还是独立,是冲动还是冷静,是积极还是退缩,是懦弱还是坚强,使宽容还是自私……往往取决于童年期家庭教养,社会环境等早期经历。拥有爱和安全,儿童会产生信任感,这种信任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在日本曾有报道记载:少年期发生不良行为的孩子中,有60%在婴儿期没有在母亲的怀抱里得到过母乳喂养。童年期良好的家庭教养,积极地鼓励,不过份的保护和打击,是培养儿童独立的关键,儿童期形成独立自主的性格,会一直延续终生。良好的家庭关系,也是儿童学会正常人际交往的模型。相反,不良的家庭关系,会导致个体的社会适应不良。
  
  早期经历对认知和思维模式的影响:科学表明,1—7岁,特别是1—3岁儿童的大脑正值智力发育的黄金段。此间脑对外来信息接受能力占人一生脑接受能力的50%;更重要的是,幼儿脑还是一片空白,犹如建设、基础设施的好坏对后来至关重要。从个体出生到青春期,大脑处于急速发展阶段,是动作,语言,思维等各种学习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教育对儿童后期认知和思维模式的形成关系密切。
  
  早期经历对个体性格形成的影响:很多研究表明,早期创伤经历对个体的价值观、自我评价的形成,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孩子常认同其父母,他们总是在一定程度上模仿父母的行为来应付外界的变化。如果父母的任一方出现情绪障碍,或其它适应不良的情况,孩子也将采用相仿的方式来应对环境,生活中有的父母不善于应付挫折,他们骂孩子,或者拿孩子出气,这对于儿童而言是极为痛苦的。他们很难认识到自己挨批评是因为父母的挫折耐受性低,而会以为碰到问题就应该这样解决。作为被攻击对象,他们常常责备自己,认为自己真的很坏。长大以后,再碰到类似困难,或者教养自己的孩子时,也会是出同样的方法,所以才会有“有其父必有其子”之说。许多抑郁症患者回忆,他们早年的生活缺乏一种爱,有时父母甚至很粗暴。
  
  早期经历对不良行为的影响:有一句俗语叫:不良行为三岁起。是指个体的不良行为,在儿童期甚至更早就埋下了火种。早期的经历为日后的行为模式打下了基础。童年时期与同伴的交往模式也会直接影响到日后的社会交往,那些经常有攻击行为的儿童,成年后往往会有暴力倾向。童年期缺乏爱和关注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很容易发生行为偏离和人格障碍。另一个极端的现象是,幼年期被溺爱的孩子,长大了,发生不良行为的比率会更高一些。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需求的欲望总是轻易被满足,更自私,任性,缺乏控制能力和正常社会交往的能力,缺少了自我成长的过程,心理模式停留在幼年阶段,长大了,极易产生各种不良行为,纠正起来也更为困难。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人格发展的确受到童年早期经验的影响,早期经验对人格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在性别角色、气质、性格形成,认知和思维模式确立等方面都有一定作用。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个体的人格在学龄前期已基本定型,这一时期对人格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之后的其他时期。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人格健康发展,不幸的童年可能会引发不良人格的形成,甚或影响到个体一生的幸福。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11月
  
  2、郭念锋等:《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 民族出版社  2005年.
  
  (文/myczh 心灵花园)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