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经典案例 >

案例分析:暖男引发的女权争论

发布时间:2014-10-18 13:36 类别:经典案例

  
  心理导读:女性选择“暖男”的确显露出了一些社会生活对于情感倾向的歧途引导,但这并不是因为“缺爱”,认为女性因为“缺爱”而选择“暖男”,实际上忽略了被选择的对象本身。     ---www.psy0898.com
  
案例分析:暖男引发的女权争论

案例分析:暖男引发的女权争论
 
  “文青女神”周迅结婚后迅速窜据人心的暖男,引起了我旁边许多女性朋友的艳羡和男性朋友的批驳。
  
  上月底又出现了文章“你需要的不是暖男”和“暖男是一种病”,我还和其中后一篇文章的作者讨论过这个问题。
  
  两篇文章都针对了最初“暖男”文所举的三个例子:周迅拍雨戏时,Archie总在旁边拿着大毛巾等她;林青霞的丈夫邢李源打飞的给她送饭菜;陈凯歌叫冬天赤脚的陈红穿袜子。认为女性普遍人格残缺,如同王小波笔下的“半孩人”,因为“缺爱”而选择暖男。
  
  女性选择“暖男”的确显露出了一些社会生活对于情感倾向的歧途引导,但这并不是因为“缺爱”,认为女性因为“缺爱”而选择“暖男”,实际上忽略了被选择的对象本身。
  
  很显然地,伴侣,在成为伴侣之前,并不是我们的亲人,和我们不存在任何亲缘关系。亲人之间的爱护与照顾常常被视作理所当然,因此熟视无睹。倘若父母不爱孩子,才会为社会所批评和指责。因此,作为毫无亲缘关系的伴侣,且在成为伴侣之前并不存在必要的责任和义务,却能够对女性无微不至、爱护有加,是多么弥足珍贵,这才是发自真心的爱。我相信多数女性是因为这份儿珍贵感情感动,而不是因为“缺爱”才选择暖男。比如许多家庭生活幸福社会生活顺利的女性仍然喜欢选择暖男。
  
  所以这也是男性写女性文章的弊病,男人永远不能理解女人。
  
  那么女性在选择伴侣上时,真正的缺陷在于什么。
  
  昨晚我上洗手间把车钥匙掉进了厕所里,当时的确惊惧了一下,但随后就意识到我的男朋友并不会说我,并且是毫无可能说我。晚间我切西瓜时,又不小心把西瓜摔在了地上,他就帮着我一起收拾。
  
  我说:这就是你的好儿,搁在家里,我就会被骂了。
  
  我突然意识到大陆女性在选择伴侣上常常渴求的是尊重。而尊重,本来是理所应当的,对尊重的渴求,正说明了社会对于女性尊重的缺乏。
  
  我们沿着从低到高来看,首先是公共安全的基础层面。我大学以前从不单独外出,从不天黑以后才归家,毕业以后独自在外也常常被家里惦记和警告。每当我反驳的时候,家里常会说一句“你要是男孩,我就不这么担心了!”
  
  这句话暴露的问题实在太多,在公共安全问题上,从近来频发的事件就可以看出——猥亵、骚扰、强暴,都是针对女性的安全侵犯与人格侮辱。很少听到男性被猥亵、骚扰和强暴。而且就福建公交车上的事件来看,在暴力事件中甚至对于女性的同情与帮助都少之又少,着实令人心寒!
  
  再看社会风气上,首先是外貌要求的区别对待。我有两个眼睛都比较小的朋友,一男一女,却总是在我面前争论谁的眼睛大,我只好笑着公断:是一样大的呀。但是男孩脱口而出:可她是女孩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对于身体更为娇弱,青春更为短暂的女性,审美价值的要求无疑更高。这是不得不承担的,无可厚非的事实,身为一个女性,我也希望自己漂亮,也更喜欢漂亮女性。但是欣赏与占有是两码事,在文明教化程度还不够高的社会,女性作为审美对象却被迫遭受生理上的侵犯与歧视,比如在职场、教育体制中被勒索色相(前些天的搜狐事件、厦门大学事件),在公共安全中被猥亵强暴,成为审美带来副作用的牺牲品,实在应该让整个社会感到羞愧。
  
  然后是价值要求的区别对待。我的大学是在杭州读的,毕业时已经有同学结婚,而当时她不过才22岁。很多南方女孩子,尤其江浙一带,都对我表示忧心忡忡,在她们那儿,25还不结婚就嫁不出去了。地域歧视则更加不能理喻,余杭是杭州的行政区,当时有一位同学,自己是杭州市区,男友是余杭的,家里却劝分手,理由是男孩不是市区的。温州地区情况更甚,因为家族生意中的资金与人脉流通,家族联姻十分普遍。有同学的妈妈要求她最好找一个温州市乐清市同县同村的,假如女儿嫁了外地人她就要上吊自杀。如此年轻的女性,价值却只在于能够带来生意的婚姻!实为可悲。
  
  另一种极端譬如我自己,我的家庭成员,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颇多。家庭希望我读好书做学术,成为牛逼闪闪的学者。在我考研失败之后,收到来自家庭更多的不是安慰,而是指责读不出书,又没工作,一事无成。这使我常处于焦虑之中,寝食难安。
  
  但无论是嫁人或者立业,都可以看出对于女性的价值要求缺乏对女性自身的关注,几乎无视女性自身需求。我的现任男友,很少干涉我,他对我说:只要你高兴,做什么都行。我因此喜欢他,不是因为我“缺爱”,需要他纵容我。而是因为他真正对我表示了尊重,既关注我本身的心理诉求、我的快乐,又信任我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他把我当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来看待。
  
  再看道德评判,在未被开化之风吹染的广大大陆地区,还保留着传统伦理社会中对女性的种种道德束缚。例如同居或者试婚,人生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女人爱上一个男人,想和他一起生活,这有什么错吗?可是我所了解的除却北上广深这样大城市中的开化家庭,在其他中小城市中仍被目为异类,甚至形同包养。
  
  我个人认为试婚非常具有合理性,假如男女婚前并无共同生活的经验,仅仅靠每次约会在公共场所——餐厅、电影院的几个小时会面,对彼此的生活习惯毫不了解,然后新婚初夜发现我素颜不能看,你脚又太臭等不能容忍的毛病再去离婚,既给自己平添烦恼,又增加民政局的行政资源浪费,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但仅仅是共同生活的这一点点,女性追逐幸福的权利就被无视了,而且被社会和家庭深深伤害着,这使女性普遍感到十分沮丧。
  
  更可怕的是在女性内部,也存在着彼此的歧视,狗爹文章中有一段儿“要暖也要互相取暖。我不喜欢硬气的、摆架子的幽怨女郎,她们不懂取悦永远应该遵从相互的原则。她们既不会取悦别人,又把那些会取悦男性的女子叫做绿茶婊。难道取悦只能一方对另一方吗?让你爱的人高兴,难道不应该吗?这种单向度的伪女权主义实在害人不浅呐。”
  
  我跟他讨论过这段儿,女性展示自己魅力会被同性视为婊子,稍有点气骨与媚态的女性即会被同类横加揣测,冷眼相对,我自己就不讨女性喜欢,朋友几乎全是男性。好在我大陆女性大概只知道三毛、林徽因是绿茶婊,她们若是知道长三书寓里有沈小红,江户游廓里有朝颜太夫,估计会三观崩碎天下大乱吧。
  
  “不管你长多大,在我眼里都是孩子”,这两句话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样,听过数遍。我小时候觉得这是两句十分温情脉脉的话,但后来却十分怀疑。中式家长呵护,把儿女永远当做孩子,过度照顾与管束,使孩子缺乏判别能力和行为能力。就像引发我想写这篇文章的两件小事,假如我在自己的家庭里,把车钥匙掉进厕所,西瓜切飞,我都能想象如下场景:
  
  “你怎么弄的,会不会弄啊,笨手笨脚的,别人怎么不像你这样?!”
  
  但是男朋友他说:这些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没必要指责你,谁没个掉东西的时候。相比之下,家长的指责和训斥,使孩子对自己丧失信心,觉得确实是自己错了,连一件小事儿都做不好,从小就建立了一种不自信和沮丧感。
  
  “东西都是别人家的好,孩子都是自己家的好”和“自古有一种孩子,叫别人家的孩子”,这是在我看来最加害人不浅的两句话。先说孩子都是自家的好,情人眼里出西施,自家孩子自家看着好是亲缘关系下的自然情感,无可厚非。但由此产生的敝帚自珍,就十分坑人。稍有姿色之家,就教育女孩不要轻易把自己交付给他人,这本身就是把女性当做潜在被伤害的一方,女孩谨小慎微,寻寻觅觅,遇到爱情也不敢勇于追求,最后都变成了苏文纨,“那时把自己的爱情看得太名贵了,不肯随便施与。现在呢,宛如做了好衣服,舍不得穿,锁在箱里,过一两年忽然发见这衣服的样子和花色都不时髦了,有些自怅自悔”。
  
  而由过度溺爱,敝帚自珍导致的盲目理想英雄主义的教育方式,产生的“宿敌”——“别人家的孩子”,更是子女一生的痛苦根源。在攀比社会广泛的仇富心理中,家长因为坚信自家孩子是最好的,见不得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好,使用孩子当做实现自己成就感的工具。我就不断地听过“谁谁家孩子六级考了580分”,“谁谁家孩子考研考了410分”,“谁谁家孩子去德国留学了”,使我产生了不能细数的失落感和沮丧感。至于更多的家庭,我听到的是:“谁谁家孩子嫁人了……丈夫家庭多么多么好”,据我了解的社会中如我一样或者更为沮丧的年轻人不在少数。
  
  所以比起男性学习“暖男”这小小的追女孩技巧而言,我期盼整个社会环境和家庭教养都更加关注如何去“尊重”女性。
  
  ( 文/碧姬  来源/豆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