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经典案例 >

案例分析:为什么我们喜欢戏偶艺术?

发布时间:2014-08-22 11:35 类别:经典案例

  
  心理导读:戏偶,是一种表现艺术的媒介。不过,为什么非真人的艺术,反而更能触动人心呢?反而更能让观众思索创背後探讨的议题呢?    ---www.psy0898.com
  
 
案例分析:为什么我们喜欢戏偶艺术?

案例分析:为什么我们喜欢戏偶艺术?
 
  “戏偶表演是使无生命物转化为有生命物的一项奇迹,观众为物体展现出生命而感到惊喜,演员的喜悦则来自于赋与物体生命的过程。”
  
  ──俄国戏偶大师欧不拉佐夫
  
  今年,台北艺术节邀请南非翻筋斗偶剧团带来《乌布王》。此戏剧,不同于儿童剧团的戏偶布偶,《乌布王》探讨政治迫害、种族隔离政策的议题,操偶师细心地操弄着每位在“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伤心的家属,历历地挖出每段哀恸的伤痕。去年,台北艺术节邀请西班牙库伦卡剧团演出《安德鲁与多莉妮》,剧中的演员个个带人偶面具,表演形式超越表情、语言,但依旧带出一段扣人心弦的记忆与失忆之人生旅程。今年,来自英国的宝藏岩驻村艺术家Kit Hammods,在夏季开放工作室中呈现了巨大的【操偶师】 ( Puppeteers)作品,讽刺隐形的双手正操弄政治与经济的权力划分,隐含着“没有任何戏偶比操偶师更愚蠢”(No puppet is dumber than its puppeteers)的意涵。
  
  戏偶,是一种表现艺术的媒介。不过,为什么非真人的艺术,反而更能触动人心呢?反而更能让观众思索创背後探讨的议题呢?
  
  戏偶扮演什么角色?
  
  戏偶布偶在儿童艺术治疗已施行许久。面对心理受创、虐待的孩童,递给孩童一只布偶,可让他们重新呈现经历,并且了解孩童对此事件的行为反应、感受,并寻求新的解决方式。
  
  想想,假设你今天受到极大的创伤,有人在你身边一直问:“你现在心情怎么样?很难受吗?可以告诉我到底发生什么事吗?可以重述一下事发情境吗?”你的反应会是什么?
  
  比起有人不停地围绕你问问题,布偶创造出一种更安全的距离。因为它不会说话,反而成为更适合的抒发管道。且布偶不具有任何情感与意涵,因为它的生命是由观众注入的,因此也能流露出“人”的型态。再者,受害者和布偶的对话,更能将受害人内在的心理状态(mental state)显露于外在表现(external behavior),这种心理探索历程称为“自省”(Introspection)。因此,孩童在进行布偶游戏治疗(puppet theroy)时,可以把自身经验投射(self-reflect)于布偶中[1]。
  
  现代心理学大师Wundt认为人类心智是由知觉(sensation)与感觉(feelings)组成的,但由于受伤的孩子通常会闭语不谈,不愿再回想、也不愿用语言重述当时的画面,透过治疗师问话的技巧,让孩童在游戏中,藉由布偶慢慢揭开内心的伤痕,也可让治疗师更了解受伤的过程,带领受害者至下一步疗程。
  
  艺术与自省
  
  小编认为艺术是教我们思考、内省、反思的重要学问。不同于表演者直接主观的把创作者的想法传递于观众,戏偶提供了另一种思维管道,让观众一起投入思考,进入“自省”的阶段。
  
  观众,从某个层面来看,就像受害的孩童,内心虽有满满的想法,却因外在许多因素无法表态或不知如何表达,沉静在内心的想法,如果不被唤起,可能就像缄默的孩子般,宁可不去正视伤口,以免二度伤害。
  
  而艺术则是社会的缩影,创作家如同治疗师般,将发生在世上任一片段,透过文句、辞汇、肢体、音乐表达出对事件的想法。但真人演出会受限于表演者的个人风格与观众喜好,要勾住观众的心,先得抹除掉观众先入为主的想法,确实得下许多工夫。就像投影片,白墙当底,较容易将画面呈现,但若投影在斑斓的壁纸上,就较难阅读影片中的内容。相反的,戏偶呈现,因没有表演者主观的注入,随着舞台营造的气氛与故事的脉络情结,可任凭观众的自由意识主宰,从自身经验投射,就像受害孩童的布偶治疗一样,观众替戏偶注入了新生命。戏偶成了自己或身边亲友的倒影,拉近了作品与观众的距离,也带领观众进入更深一层的思考。
  
  戏偶就像一面镜子,观众可能是当事人、可能是当时的旁观者,《乌布王》与《安德鲁与多莉妮》剧中的戏偶反应出观众的内心;而巨大的【操偶师】作品仅出现操偶师的手,却没呈现戏偶,不仅让观众思考是否要当操偶师底下的戏偶,或是根本不屑当戏偶。透过戏偶的媒介,整件作品成了观众自我探索与创作者的共同经验艺术。
  
  注[1]:此篇说的“投射”,意思偏向于“反应”(reflect),而非心理学所说的“投射作用”(projection)。
  
  (作者:airiti  译者/叶菀婷  来源:泛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