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专题 > 经典案例 >

案例分析:我们正处在边缘人格时代

发布时间:2013-12-31 17:58 类别:经典案例

  
  心理导读:她是你儿子的女朋友,他俩老是吵吵闹闹,分分合合,一下子她把你儿子甩了,没多久,又哭着说她不能没有他,发誓会永远爱他。她平时甜美可爱,但心情不好就酗酒,甚至威胁要自杀,让人担心不已。    ---www.tspsy.com
  
案例分析:我们正处在边缘人格时代

案例分析:我们正处在边缘人格时代
 
  ※她是你从小认识的朋友,原本对你百般信赖,却因为一件小事就气冲冲指控你,全盘否定过去的友谊;过几天又打电话来,依旧跟你亲昵热络,好像你们俩之间什麽都没发生过。
  
  ※他是你的上司,昨天明明对你大表赞扬,今天只因为一个小失误就把你贬得一文不值。他有时很拘谨,有时却跟大夥称兄道弟。他的情绪喜怒无常,跟他一起工作简直如履薄冰。
  
  ※她是你儿子的女朋友,他俩老是吵吵闹闹,分分合合,一下子她把你儿子甩了,没多久,又哭着说她不能没有他,发誓会永远爱他。她平时甜美可爱,但心情不好就酗酒,甚至威胁要自杀,让人担心不已。
  
  这些人是怎麽回事?可能,他?她们患了边缘性人格疾患(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患者的心情宛若云霄飞车,老是暴起暴落,反反覆覆,充满矛盾;既害怕孤单,不能忍受被冷落或被抛弃,又无法跟人亲密;既缺乏自信,渴望得到他人肯定,常为了依附他人而不顾一切,却又会从满怀感恩而变成毫无理性地憎恨对方;内心缺乏踏实的存在感,不是过度退缩,就是无法忍受挫折和批评,冲动易怒,翻脸比翻书还快,遇到一点点不顺心就怒气冲天,甚至会乱摔盘子、拿菜刀互相追逐。他?她们无法掌控自己的情绪,经常濒临爆发边缘,发作的对象往往是最亲近的人──配偶、子女、父母。风暴过後,又会自暴自弃、厌恶自己,经常陷入忧郁、拒学、酒瘾、药瘾、爱情上瘾、暴食厌食、家庭暴力、自我伤害….的漩涡。
  
  边缘人格的症状变幻莫测,被公认是最令人迷惑的精神疾病之一。正如在佛洛依德的年代,歇斯底里症反映了当时压抑的欧洲文化;边缘人格者那破碎的自我认同,或许也反映出今日社会,人际关系的稳固基石正在瓦解之中。
  
  《爱你、想你、恨你》是第一本以通俗语言介绍边缘人格的专书,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位置,不只可作为精神科医师、临床心理学家、儿童发展专家、心理及家庭治疗师、协助戒酒与戒毒的谘商师、宗教辅导人员、饮食疾患治疗师、压力谘商师等相关专业人士参考,更可为患者、家属、社会大众打开一扇理解之窗,减轻相处过程中的挫折与艰辛。
  
  回忆刚踏入心理治疗的领域时,并未有良好的督导系统及丰沛的同侪可加以讨论与学习。那时,为了能增加自省及自我分析的机会,所选择的方式之一即是治疗一位「边缘性人格疾患」个案,因为他会激发出你面对个案时不易藏隐的反应,产生了这些反应时,你又会觉得不妥、不安,在此情况下,若你还想治疗他,你就会好好地省思及分析为何会有这些反应,循着这条路径,慢慢地你愈加了解自己的内心深处。
  
  有了这层因缘,自己对「边缘性人格违常」就有几分的亲切,甚至「尊重」,因为一路走来,觉得他带给我的,比我带给他的还要多。
  
  阅读「边缘性人格违常」的心理病理资料中,我深受李纳罕(Linehen)的看法之影响,他认为这类患者从小生长在「不被认可的环境」(invalidity environment),尤其是情绪的部分;亦即这些患者的父母或重要他人否认、不支持他内在情绪,例如当个体要表达时,会遭遇到忽略甚至是惩罚。於是在成长过程当中,这类患者要「确认」自己,成为一件很困难的事。但活着总是要活着,如何抓住任何一件足以确保还有自己的事物,成为这类患者的习性。可是在「不被认可」的薰习中,这类患者又会否定、排斥,因为他不认为自己值得拥有这些事物,以及确定这些事物会是永存,所以「反反覆覆」成为因应内心矛盾、非黑即白的方式。很多教科书写道:「边缘性人格违常患者的稳定特性就是『不稳定』。」真的是如此。
  
  《爱你,想你,恨你》这本书的目的无非是想介绍给普罗大众,让大家了解何谓「边缘人格」,它如同坊间介绍忧郁症、焦虑症的书籍之目的一样,希望藉着大众对心理疾病的了解与认识,而不致引发太多的排斥与污名,进而提供患者更适切的协助。由於国内缺乏这类人格违常的普罗书籍,此书的介绍成为其最大价值之所在。
  
  为何此书在这个时代有其重要性?我同意作者的看法—许多精神医疗专业人士深信,我们正处於「边缘人格的时代」,因为现今的社会从稳定趋向於瓦解,此种解组的社会蕴含着「不被认可的环境」的精神,如同在第四章中论述社会的解组现象:六○年代的「我们的年代」,到七○年代的「我的年代」,至八○年代的「享乐的年代」;六○年代呼吁的是利他取向的「爱、和平与博爱」,七○年代所提倡的是「自我意识」,而八○年代崇尚的是自私自利的「功利主义」。社会已无法提供和解的功能,使得个人不能从社会关系中获得安慰与稳定的力量,因为内心所能依从的标准莫衷一是,不知何者为对,何者为错,人的行为失去准头,失去了内在的价值,而找寻不到自我的意义与真谛。这些都符合「不被认可的环境」之看法,因为任何个体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被强烈地、非自愿地灌注不清不楚的是非与对错之标准,搞得自己该有什麽、不该有什麽,何谓好、何谓不好,孰为是、孰为非,都混淆了。唯一尚称清晰之处只剩下「外在的反应」,但因为内心如此混乱、空洞,使得这些外在反应亦被解读为「不恒常」的现象,此现象内化至自我之後,使个体确认了一件事--自我亦不恒常,於是麻烦愈加深重,因为内心起了一个强烈的质问:「那『我』又是谁?」,此种怀疑又让个案急着想抓住外在的某些反应,於是乎,此种心理模组便不断循环下去。
  
  活在这样的社会现象下,似乎可以推论每个个体多多少少都有一点「边缘性人格特性」,亦即寂寞、怕遭人遗弃、有害自己的冲动、无法与人亲密、人际关系中的风暴等,此种推论并不在强调每个人都有病,而是想说明在当今这个年代,如何「确认自己」成为一项重要的议题,因为不能确认自己,却要依恃外在的回馈来确立自我的行为模式,这会造成自我的不恒常。外在客体一定不恒常,唯有依着自我内在的稳定与确认,才能在认定外在客体的过程中保有恒常性。由此可见,自我确认的稳定性何其重要。
  
  面对一位边缘人格者之所以会有较强烈的反应,乃因他勾起了自身的不稳定自我之一面,这些不稳定隐含着成长过程中不太被认可的情绪及价值。如果任何人想与具边缘人格者相处,我个人的建议是:先做好「确认自己」的工作,否则会被搞得七荤八素。
  
  (文/许文耀  心理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