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RSS订阅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心理疾病 >

心理疾病:病理性自恋的治疗

发布时间:2014-07-15 10:44 类别:心理疾病

  
  心理导读:自恋者渴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和服从,这些不恰当的期待源于他们认为自己最为特别。在社交场合中,他们需要别人谈论他们所感兴趣的内容,因为他们满腹经纶、高雅而有魅力、具有权威性,别人的话题则粗俗无聊。在人际交往中,别人必须密切关注他们的需求,而他们却没有倾听和理解的义务。公然抵制他们的期许会使他们的自我陶醉感受到创伤,将招来愤怒和攻击。     ---www.tspsy.com
  
心理疾病:病理性自恋的治疗

心理疾病:病理性自恋的治疗
 
  自恋(narcissistic)一词源自古希腊神话。美少年纳西西斯(Narcissus,又译那喀索斯)无视艾歌(Echo,森林女神)的爱慕,而是疯狂迷恋上了水中自己的倒影,终日孤影自赏,落得溺水而亡,化作一朵水仙花(narcissus)。后世用自恋来形容专情自我、自命不凡的人。19世纪末,医学家Ellis (1898) 和Nacke (1899)将自恋作为临床术语引入精神病学中,并对其病理进行了描述。在1914年的论文中,Freud依据其精神分析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系统解读。在接下来的100年中,Freud的追随者对自恋这一现象进行了越来越深入的研究。
  
  一、自恋的特征
  
  1、羞耻感丧失
  
  羞耻感是令人最难忍受的感受之一。羞耻和内疚(guilty)是两种不同的情感。内疚是一个人犯罪了或者做错了事情,通常被概念化为内在批判的父母或者超我,内疚带有一种罪恶感。羞耻则是因为被外在评判为坏的或者错误的,通常是现实自我和自我理想的差距所造成的。羞耻通常会带来无助感和无能感。从1岁起,婴儿便体验到因母亲或者最初依恋对象的反应而体验到的羞耻感:婴儿热切地表达自己的高兴,母亲却阴沉着脸,甚至说“不!”这一拒绝击碎了婴儿维护自尊的信念,而这都是在母婴关系中形成的。神经生物学研究显示,婴儿的大脑的发育水平尚不能有效应对羞耻感。婴儿反而会认为“是我的错”、“一切都很糟”、“我很糟糕”。如果父母的共情能力严重不足,这样的经历就会被婴儿一遍又一遍地体验到。
  
  为了适应这样的创伤环境,孩子就会发展出一套补偿机制。在幻想中,他们给痛苦设置一堵屏障。他们会坚持认为自己是特别的、非凡的、高人一等的。
  
  自恋者的一大特点就是难以忍受羞耻感,遂发展出种种方法绕过羞耻。虽然表面看来没有什么羞耻(厚脸皮),但是背后是否定、冷漠、责备和愤怒生出的自我保护。无可避免地,当羞耻感越过这些阻隔(通常是一些常人看来“芝麻点的小事”),自恋者就会有剧烈的情绪感应——愤怒。他们没有能力在内部进行调节,就会指责于外界“都是你们的错,不是我的错!”
  
  所有自恋者的一个共通之处在于内心的恐惧、羞耻以及虚弱和自卑。成功的自恋者往往是商业,政治和军事等行业的精英分子。他们渴求着被崇拜和仰慕。通常他们成功的光辉掩盖了他们对外在认可的强烈渴求。
  
  2、优越感
  
  自恋者渴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和服从,这些不恰当的期待源于他们认为自己最为特别。在社交场合中,他们需要别人谈论他们所感兴趣的内容,因为他们满腹经纶、高雅而有魅力、具有权威性,别人的话题则粗俗无聊。在人际交往中,别人必须密切关注他们的需求,而他们却没有倾听和理解的义务。公然抵制他们的期许会使他们的自我陶醉感受到创伤,将招来愤怒和攻击。
  
  优越感是从早期儿童自我中心萌发阶段遗留下来的。1—2岁的儿童自然而然地体验到自己的重要,这对发展来所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这是一个不断过渡的时期,因为他们要渐渐地将自己的“不可战胜”的体验与现实世界,包括对他人的尊重在内,整合在一起。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特殊感的泡沫”却没有破灭;在另一些情况下,则突然爆裂(如主要养育者带给孩子极大的羞辱,而没有慰藉)。无论是得到父母过度的百般呵护,还是遭受强烈的羞耻感的重击,这些孩子没有能够逐步将自己放到同他人平等的位置上,而无法摆脱自己是世界中心的信念。
  
  3、“魔力”幻想
  
  不择手段逃避羞耻感令自恋者陷入一种连续的尴尬之中,因为现实生活中“令人丢脸”的状况是不可避免、经常发生的。然而,自恋者认为他们是“人无完人”这条定律的例外。面对现实,他们常常严重歪曲并误解事实的真相。对他们来说,似乎有某种“魔力”可以瞬间改变残酷的处境。他们整日沉醉于幻想中,将现实完全屏蔽,把自己从内心的空虚中拯救出来。他们会用一种过于浪漫的方式看待周围世界,让他和他所“爱”的人扮演着理想化的角色。自恋者给自己讲的故事让他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充满控制力,任何妨碍他的幻想的东西都不值一提。与他亲近的人不得不学会维护他这些天真的想法、对现实的否定,因为任何幻想泡沫的破裂都将威胁到他的自尊,羞耻感会泛滥,并引发强烈的愤怒。
  
  然而并非所有的自恋者都会让自己成为幻想故事中的焦点。有些自恋者厌恶引人注目而宁可成为他人光辉形象背后的无名英雄。此类“衣柜型自恋者”通过支持某个形象高大的人,借助自己与之的关系来显示自己的无所不能。他们擅长奉承吹捧,因而成为最忠实可靠的爱人和朋友——直到被吹捧着身上的“光环”消失破灭。吹捧艳羡也化为乌有,他们开始寻找新的崇拜对象。
  
  自恋者用于歪曲现实的、最具伤害性的方式莫过于投射,即把羞耻感转嫁到别人身上。此种情形经常在家庭中出现,通常对自恋者的儿女有严重影响,使得羞耻感成为他们人格的一部分。
  
  4、自私
  
  自恋者努力压抑在意识之下的羞耻感会阻碍共情能力的发展。如果不具备共情能力,人们将无法对冲动加以控制。因为羞耻感的控制,也因为易怒、冲动攻击,自恋者从来没有发展出与别人打成一片,或者感知别人情感和需要的能力。就个体而言,这是1到2岁的情绪发展不成功而导致的。对他们而言,别人不是独立的个体,只不过是自己向外延伸的一部分,就像是他们的所有物。因此他们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得自私自利,缺乏良心。
  
  虽然自私自利可以有许多形式,但总是利用他人而不顾对方的感受和利益。通常情况下,被利用的一方处于屈从地位,因此很难做出反抗。但有时也不完全是屈从。这种利用有时可能不太明显,比如某些“一头热”的朋友关系,一方总是付出而另一方总是获得。
  
  5、傲慢
  
  自恋者呈现给外界的形象是“优越感的集大成者”。但是在优越感的背后隐藏的却是一触即碎的自尊心。自恋者从来不会因为自己已有的好而得到满足。如果不是比某人更好的话,几乎就是毫无意义。对于自恋者来说参与竞争是一种确立优越感的方式。但是,如果空虚的自尊被戳破,他们自感很泄气的话,就会把别人贬得一文不值,以此来抬高自己。由此,自恋者经常表现得飞扬跋扈、骄横傲慢。实则是为了保护一种状态:远离羞耻感。
  
  自恋者很难依靠自身来维持优越感,因此热衷于在聚光灯下接受别人的认可和称赞。他们非常在乎别人的目光,即时自己表现得乏善可陈,也常常不切实际地期待表人的赞赏。傲慢的态度作为一种保护机制,让不完美的瑕疵远离自恋者,让他们不致为自己的缺点感到压倒性的羞耻。
  
  他们无法不带批判和剥削地接纳他人,他们总是会将他人理想化和贬低,他们也无法不带羞愧和妒忌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
  
  6、嫉妒
  
  自恋者在别人有什么东西而自己没有的时候,就会感到自己的优越感受到极大威胁。就好像心里有个气球爆炸了一样,在无意识里自恋者的优越感受到了别人的威胁,警报尖叫不停。自恋者会通过鄙视对方来避免羞耻感的侵袭。罗列对方的缺点,把对方贬斥得一无是处,从而占据优越者地位。他们不会承认心存嫉妒,因为他们不能承受“己不如人”。
  
  与嫉妒相伴的傲慢情绪有时会被伪装起来,转换成过分的赞扬和自我贬低。有时他们会把某项优势“让”给对方,转而选择在道德上抬高自己,“没有人比我更有眼光”,“没有人比我更谦虚”。有时嫉妒心会伪装得更加隐蔽,如向地位较高的人献殷勤。有些有权有势的人让自恋者感到太过威胁,虽有嫉妒和蔑视,但也不敢出击。这时,讨好可以用来压抑危险的想法和冲动,也可以用来控制别人。
  
  实际上,嫉妒心人皆有之,如“有些风光无限的人突然倒下,总会让人一阵窃喜”。但是自恋者的嫉妒心充斥着对优越感的阴暗地绝望追求。同样,自恋者也不会意识到(不承认)这些嫉妒和憎恨。
  
  7、界限不清
  
  自我与他人之间的界限设定得是否恰当,影响着个体如何看待自身、看待他人,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他人看待该个体的方式。清晰的界限,意味着看到人与人之间的独立和不同,是健康的人际关系的基础。
  
  自恋者的严重人格缺陷源于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问题。这样的缺陷使他们不能清晰地意识到人和人之间是有界限的,别人和自己是不同的,更不会是自己向外延伸的一部分。对于自恋者而言,别人要么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要么根本等于不存在。那些有可能满足自恋者要求的人被他们视为自己的一部分,而且自恋者不能忍受他们辜负自己的期望。在自恋者的眼里,自我和他人之间没有界限。自恋者习惯于寻找周围可以满足其需要的人,然后设法控制他们。“无用”之人被抛弃,“有用”之人被留下,被他们当做自我的延伸,在他们眼里这些人好像从来没有独立存在过一样。
  
  自恋者常有如下类似行为:阅读别人信件日记、散步他人隐私、“借走”别人物品、偷听他人对话、盗取他人创意等。因上述行为受到指责后,自恋者常常惊讶、气氛,因为他们感觉在这个没有界限的世界中,他们在行动之前无需征得别人的同意。
  
  二、病理性自恋的治疗方法
  
  自恋者虽然陷于自尊的痛苦之中,但是他们可能没有明显的心理症状,不过他们还是会会模模糊糊地感觉到自己出现了的问题,通常他们会等到中年才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人际关系出现了问题,求助的动机会增强一些。而且,如果病人所处的是个自恋的环境,病人的这种病态模式反而具有了一定的“适应性”,给他带来一些继发的益处,这就会减低改变的动机、增加改善的难度。
  
  许多自恋者在心理治疗中,期待的目标是使得自我更加完美,而不是理解自我,希望发现更加有效的方法来满足自己的需求。需求完美会表现在苛求和批判自己和他人,他们无法在充满酸甜苦辣的现实生活中发现快乐。
  
  自恋者将被激活的病态理想化自体,投射到分析师身上,试图把咨询师经验为无所不能,以适合自己的需要。病人会感觉到自己是和最优秀的治疗师在一起共事。在这样微妙的环境中,如果咨询师表现得比来访者优秀,他就会陷入深深的嫉妒和怨恨;如果咨询师变现得比来访者差,来访者会觉得自己贬值、掉价。实际上这是自恋者的防御,以避免触及那些令人崩解的羞耻感。
  
  心理治疗理论和观点
  
  ①Kohut的观点
  
  与弗洛伊德的观点不同,Kohut认为自恋人格障碍患者是可以被分析治疗的。他强调采用内省和共情性的深入来观察患者的精神生活,通过夸大移情和理想化移情促使来访者重新生长,并将它们置于现实自我的影响下。
  
  Kohut这样描述治疗过程,治疗激活了一个发展阻滞时期,一个原始无所不能的自身。这个脆弱的原始自身需要共情以及将母亲作为一个“自体客体”的正常的镜映功能,这个母亲的爱和照顾首先允许无所不能自身的强化。随后,随着越来越成熟的自尊自信的逐渐发展,原始的镜映越来越少。Kohut提出变形内化(transmuting internalization)这个概念。它是指在治疗设置中呈现一个对来访者能共情地反应的自体客体,由此,在求治者与治疗师(自体客体)的互动中,来访者由于幼年创伤导致的心理结构的缺陷得以修复。
  
  在Winiccot的一段实验录像中,一个快乐的婴儿由于和一位表现抑郁的母亲一直在一起一个多小时,这婴儿的脸也变得和母亲一样抑郁了。这就是Kohut所提及的变形内化的观点的“反面教材”。若长期如此,就会对婴儿成人时候的人际感情能力产生广泛持久的影响,成为其发展中的内部期待的基础。咨询就是提供新的的变形内化的机会。
  
  ②Baker的观点
  
  Baker依据Mahler的客体关系理论和Kohut的自体心理学的理念,并结合催眠疗法对自恋型人格障碍进行治疗。Baker 的催眠程序的目的在于让自恋者获得了矫正体验。催眠加强了自恋者将治疗师当作“好的客体”,将自己当成“好的自体”的感受。进而帮助自恋者将正面和负面的经历结合起来。可以让他想象一些东西在变化中怎样保持原样,比如说身上的气味不变。他建议病人运用想象来体验安全感,以此为象征来创建过渡客体。后续的学者认为病人的想象,还应该包括经历从发现身体的极限,到与外部世界互动商榷的各个阶段,进而接受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体验个体与外界的界限和自身的独立。
  
  ③Millon的观点
  
  Millon将治疗的重点领域指向夫妻治疗。他认为由于自恋型人格结构的特点使得这类人否认他们的局限,所以他们非常回避改变,不会寻修治疗帮助——直至他们遭遇严重的挫败。Millon认为这样的挫败就是自恋者的婚姻关系出现了危机,此时他们寻求帮助的可能性会增大。并且Millon阐述了进行夫妻治疗的要件。如果不具备这些要件,就需要在夫妻治疗之前首先进行个体治疗。在进行夫妻治疗的过程中,治疗者目标在于帮助两位来访者减少相互之间的束缚,使他们清楚觉察到彼此是相互独立的,意识到他们将自己的某些方面投射到对方的身上,并据此做出一些破坏性的反应。他们通常会歪曲自己和配偶的需要、情感和行为。治疗师应在咨询现场实时地帮助他们进行更好的交流,更直接地、准确地、尊重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意愿。
  
  (文/曹羿  来源:新浪博客  )